1月14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9年理事(擴大)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于勇表示,2018年,我國鋼鐵行業提前完成了5年化解過剩產能1億-1.5億噸的上限目標,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有效緩解,企業效益明顯好轉。2019年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重點要從化解過剩產能轉向防范已化解產能復產,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嚴禁新增產能等方面。
2018年鋼鐵行業運行穩中向好
于勇表示,2018年,在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禁新增產能和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等措施推動下,鋼鐵行業運行取得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具體來看:
2018年鋼鐵需求基本穩定,基本達到了產需平衡。前11個月,全國共生產生鐵、粗鋼和鋼材(含重復材)分別為7.08億噸、8.57億噸和10.13億噸,同比分別增長2.44%、6.73%和8.30%。鋼材價格相對穩定,前11個月鋼材價格指數平均為116.52點,同比上漲9.86%。進口鐵礦石市場運行平穩,前11個月全國共進口鐵礦石9.78億噸,同比下降1.30%,金額709億美元,同比下降2.80%,礦價平穩對鋼廠效益有穩定作用。
鋼鐵企業效益持續好轉。前11個月,會員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76萬億元,同比增長14.17%;實現利稅4149億元,同比增長50.14%;實現利潤總額2802億元,同比增長63.54%;銷售利潤率7.45%,達到了工業行業平均水平。與此同時,節能環保水平也顯著提升,鋼材出口減少,結構優化。前11個月,在鋼材出口數量下降的同時出口金額增長11.2%。
“雖然2018鋼鐵行業運行穩中向好,但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于勇坦言,“鋼鐵企業持續盈利的基礎并不牢固,隨著11月份以后鋼材價格下跌,企業效益明顯下滑,部分企業鋼鐵主業已經處于盈虧平衡邊緣。而且,2018年鋼鐵行業運行鋼材出口數量已經連續三年下降,應當引起全行業關注。”
2019年鋼鐵行業機遇大于挑戰
在談及2019年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時,于勇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發展仍將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鋼鐵行業要緊扣戰略機遇新內涵,認清國內外形勢。
國際方面,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面臨的挑戰增多。同時也要看到“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深化經貿、投資、金融、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正在進行,也將為全球經濟發展增加新動力。
國內方面,隨著經濟結構不斷調整,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由投資轉向消費,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新經濟增長點對鋼材需求強度明顯減弱,傳統用鋼行業對鋼鐵產品需求由品種、數量的增長轉向質量和品質的提升,對鋼鐵行業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游行業需求方面,從中鋼協調研的情況看,從下游行業需求方面,預計基礎設施建設、造船、機械、家電行業等,對鋼材需求將有所增長或保持穩定,房地產、汽車行業需求還有不確定因素。
從行業情況看,產能結構仍然存在問題,受利益驅動違規新增產能的沖動仍然存在,“地條鋼”死灰復燃的苗頭仍然需要警惕,合規企業產能釋放過快的壓力依然存在;原燃料漲價、環保運行成本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不斷增加;部分企業節能環保水平與超低排放要求以及社會期待還有一定差距;企業授信受限,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產品自主創新能力、部分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方面與國外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部分高端產品質量穩定性、一致性仍亟待提高,一些共性技術急需解決。
“總之,2019年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有機遇也有挑戰,并且機遇大于挑戰。做好鋼鐵行業的事,關鍵要靠廣大企業不斷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同心協力、自律自強。”于勇說。
2019年鋼鐵行業要重點防范已化解產能復產
于勇表示,2019年鋼鐵行業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鞏固去產能成果,堅持綠色發展,緊緊圍繞“控產量、穩運行、提質量、降成本、增效益”開展協會工作,努力提高鋼鐵行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
為此,2019年鋼鐵行業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行業要充分認識到,經過3年的努力,全國化解了1.5億噸過剩產能,徹底清除了“地條鋼”,但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還遠沒有完成。
于勇強調,2019年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重點要從化解過剩產能轉向防范已化解產能復產,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嚴禁新增產能等方面;主攻方向要從產能總量調整轉向現有產能結構優化、布局調整和兼并重組。要更加積極地推動行業去杠桿,努力化解資金風險。中鋼協提出鋼鐵行業用3至5年的時間將資產負債率降到60%以下。目前還有一些企業資產負債率高于60%,要充分利用效益改善的有利時機,多措并舉去杠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鋼鐵行業要準確把握轉型升級戰略與路徑,推動高質量發展。并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新的貢獻。”于勇說。
同時,要努力維護行業平穩運行。于勇認為,2018年11月份以后鋼材價格快速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場預期的影響,鋼材市場整體供需形勢并沒有發生方向性改變。因此,鋼鐵行業要在行業、區域、企業三個層面積極探索加強自律的措施,建設行業自律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陜晉川甘”等區域自律的作用,增強企業自律的約束。要重視中美貿易摩擦的發展動態,積極做好應對準備,特別是要深入研究貿易 摩擦對我鋼鐵產品間接影響范圍。
此外,還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促進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