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中國車市結束了28年的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2018年中國汽車工業產銷情況。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汽車銷售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這是中國汽車全年銷量28年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為2810萬輛左右,與2018年基本持平。多重因素導致車市低迷,2019年汽車市場能否回暖?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我國汽車市場銷量出現下滑,全年車市負增長已在預料之中。中汽協發布的數據意味著,我國汽車市場年度銷量出現自1990年至今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介紹,2018年,汽車工業總體運行平穩,受政策因素和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產銷量低于年初預期,全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2%和2.8%。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看來,購置稅減半的透支是2018年汽車市場下滑最直接的因素。他指出,這三年在政策的拉動下,汽車銷量增速比較高,透支了2018年市場的消費能力,消費者提前消費了汽車。還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提前實施了國六的排放政策。
還有分析指出,去年汽車市場下滑較嚴重,主要原因在于乘用車市場嚴重低迷,尤其是SUV市場的低迷。特別是三四五線市場消費需求升級,而熱銷SUV車型更新換代慢,難以跟上市場的節奏。此外,市場上SUV車型同質化嚴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消費熱情。
中國車市雖然進入下行通道,新能源汽車卻帶來一絲“溫暖”。數據顯示,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9.9%和61.7%,這是中國汽車市場全年的一大亮點。
新能源汽車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和認可,隨著春節臨近,在山西太原有不少購車者將自己的新車目標鎖定在新能源車型上。太原購車者說:“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比較節能環保,不會造成污染。馬上年底了,我需要一輛代步車,我覺得挺好的。”
自2018年針對新能源汽車首次實行階梯化補貼標準后,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如何調整成為了如今行業內的熱議話題。太原市某新能源汽車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武燕清表示:“(業內人士預測)2019年補貼政策要下調,比2018年下降30%,對消費者也有影響,所以2019年1月份、2月份應該會有很大的提升。”
原《中國消費者報》副總編輯李曉光認為,無論是從國家的政策導向,還是從市場的實際需求來看,新能源汽車在2019年會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李曉光指出:“在這個過程里如何更好地消除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一些疑惑,比如徹底解決里程焦慮、充電焦慮,(如果能解決)消費者一定會以更大的熱情來回報新能源。消費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去判斷,如果這個產品滿足主要的需求,不妨就出手,否則要慎重考慮。”
總體來看,在經歷了2018年的小幅下降與激烈競爭之后,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競爭將更加激烈。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長,汽車安全、環保、節能、交通擁堵等問題也日益凸顯,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挑戰與機遇并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預測:“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預計在2810萬左右,與2018年基本持平。其中,乘用車2370萬輛,商用車440萬輛。新能源汽車預計160萬輛,同比增長大概30%,出口達到100萬輛,與2018年基本持平。”
對于2019年的汽車產銷形勢,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應該保持樂觀。因為本身汽車保有量到了一定規模以后,持續高增長是不現實的,但是也不至于出現大幅波動、大起大落。我國三四線城市的需求還會不斷釋放,隨著新的環保標準的實施,有一些老舊車型的淘汰會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