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巨頭保利協鑫能源發布中報顯示,受累光伏材料業務,凈利潤出現虧損。8月7日,保利協鑫能源發布半年報,截至6月30日止6個月,保利協鑫營收為100.02億元,同比下降9.3%,凈虧損為7.51億元,同比下滑233.3%。
具體看則是光伏材料業務拖累了保利協鑫能源。其中光伏材料業務虧損13.11億元,上年同期利潤為2.56億元;新能源業務利潤為5.54億元,同比增加19%;光伏電站業務利潤為6360萬元,同比減少6.6%。
對于今年業績表示不理想,《華夏時報》記者采訪保利協鑫能源方面高層,其表示,公告內容比較詳細,不好再多說。
其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保利協鑫能源售出20731公噸多晶硅及14737兆瓦硅片,較2018年同期5237公噸多晶硅及12098兆瓦硅片分別增加295%及21.8%。
雖然多晶硅及硅片銷售量增加,但平均售價因為2018年531光伏政策影響而下調,導致收益減少。“盡管本期多晶硅及硅片的銷售量同比分別增加295.9%及21.8%、成本也顯著下降,唯受到531光伏政策影響,多晶硅與硅片的平均售價分別下調38.5%及39.6%。因此光伏材料業務的分部業績大幅下滑至上半年虧損13.11億元。”保利協鑫能源解釋。
一位不愿具名券商資深分析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虧損的主要原因還是整個多晶產業鏈目前盈利能力不佳,因為效率不夠,價格也提不上去,在現有的價格下,現有產能基本均處于虧損的狀態。”
7月25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硅片產量63GW,同比增長26%;硅片市場,單晶占比持續提升;產業鏈下游對單晶需求逆向性推動;而鑄錠單晶成為多晶硅片企業維持市場的發展方向。
“鑄錠單晶是多晶硅企業改良自身技術的一條路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多晶企業的一些經營壓力,從目前來看,具有一定成效。”上述不愿具名券商資深分析師也認為。
“本集團堅持單多晶并行策略,目前鑫單晶(鑄錠單晶硅片)產品已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并且實現規模化應用,年內計劃推出新一代‘鑫單晶G4’產品,鑫單晶憑借其諸多突出優勢,已經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及青睞,隨著產量的提升,鑄錠單晶硅片的降本空間仍然很大,成本會得到進一步的顯著降低,屆時其成本優勢將會進一步實現。”保利協鑫能源表示。
保利協鑫能源還提及:“繼續擴大直拉單晶產能規模,深化與上下游生產商戰略聯盟及合作,通過打造全球最大的高效太陽能(3.000, 0.00, 0.00%)用直拉單晶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保利協鑫能源進一步深化與單晶龍頭企業中環股份(10.800, 0.00, 0.00%)的合作,升級戰略聯盟,推動優勢互補。在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礎上,新建一個規模高達25GW的單晶硅片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