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于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二次全面降準和第三次定向降準,也是央行時隔四年再出降準“組合拳”。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考慮到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是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準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央行有關負責人說,此次降準釋放出的資金,不僅可以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此次定向降準是完善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三檔兩優”政策框架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服務基層的城市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實際上,此次降準給實體經濟帶來的積極影響遠不止此。9月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今年限額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要確保9月底前全部發行完畢,10月底前全部撥付到項目上。“適度寬松的流動性環境有助于避免出現專項債發行壓力增加導致的債券收益率上行,進而引發實際利率抬升。而隨著專項債項目的逐步落地,基建投資增速有望年內企穩,預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下行壓力。”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師王君說。
另外,降準與LPR新機制的配合,在穩定銀行息差的前提下,能夠從實質上提升商業銀行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進而達到穩定經濟的效果。
對于此次降準是否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上述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與9月中旬稅期形成對沖,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而且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也有利于穩妥有序釋放資金。因此,此次降準并非大水漫灌,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雖然此次降準釋放出的流動性對股市來說是個利好,但股市這波反彈的高度和時長不宜過分樂觀。”中信期貨研究部宏觀策略負責人尹丹對記者說,首先,此次降準消息宣布前,市場已有預期且在盤面上已有所反映。其次,10月31日英國退歐是一個擺在明處的風險因素,在此之前,英國方面的變數仍然很大,牽動市場神經。再次,9月份,歐洲央行和美聯儲都有可能進一步采取寬松手段,政策落地后市場會產生“買預期、賣事實”效應,因此在上述兩大央行寬松政策出臺時,對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反而會蓋過寬松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