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城汽車發布9月銷售數據,9月份長城共銷售新車100019兩,環比大漲42.48%,同比增長15.33。2019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724113輛,前三季度同比增長7.01%。在車市環境不太理想的大背景下,長城汽車依舊保持著不錯的增長率,長城汽車的市場競爭力可見一斑。
在長城汽車發布銷量喜報的同時,長安汽車的一封致內部員工的公開信,也在網上傳播。
進入2019年之后的長安汽車,也出現了銷量下滑的態勢。但是,長安汽車最新公布的銷量信息,9月份,長安系中國品牌合計銷售車輛116015輛,其中CS75車系銷量突破2萬,單車型環比增長高達67.2%,同比增長45.8%,CS75PLUS表現十分搶眼。
因為訂單火爆,就有了長安汽車致長安人的一封公開信,希望長安內部員工,把購買CS75PLUS的機會,優先讓給終端客戶。和一般車企的銷量喜報相比,長安汽車的這封給員工的公開信,顯然顯得更為喜悅和驕傲。
在長城和長安之前,奇瑞和紅旗汽車,也早早的發布了9月份的銷售喜報。
雖然總量各不同,但是,在過去的9月份,奇瑞和紅旗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也都保持了較高的增長。尤其對于紅旗品牌來說,更是連續保持了月度銷量破萬的記錄,這應該是紅旗品牌銷量提升的一個巨大進步。
長城,長安,奇瑞,紅旗,在過去的九月份里,這些主流的自主汽車品牌都保持了非常不錯的銷量增長。但是,同樣是自主汽車品牌,還有一些車企的銷量,卻是完全相反的模樣。一些車企不僅銷量慘淡,甚至網上都有破產的傳言。
于是,長城奇瑞等車企在發銷量喜報,部分車企卻在因為網絡傳聞,而不得不聲明辟謠。
截止到今天,因為網傳的銀行內部風險排查郵件的針對內容,而被傳言要破產的自主車企,眾泰、力帆、獵豹等企業,已經公開發出了辟謠的嚴正聲明。而華泰汽車,到現在依然在保持沉默。
雖然眾泰力帆獵豹已經辟謠,但是,銀行風險排查的傳聞,也不是空穴來風。或許,這幾個企業還沒有走到破產的邊緣,或者說,還沒有破產的打算。但是,這些發布嚴正聲明的車企,也基本沒有回避和隱瞞自己品牌目前所面臨的市場困難。因為銷量不好,好幾個車企,事實上,已經停產。
日子難過的,顯然不僅僅是被傳聞破產的這四個車企,自主品牌里,海馬,君馬,東南,漢騰,陸風,觀致,寶沃等品牌,銷量也都非常慘淡。而合資車型,長安福特跌跌不休,已經好像沒有退路。法系車的雪鐵龍標致,也到了品牌合并銷售的無奈困境。
一邊是銷量爆發式增長,一邊是因為銷量慘淡,要面臨停產,甚至傳言破產的難堪。這種兩極分化的市場走勢,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汽車市場,車企太多,品牌太雜。在車市成長的初期,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井噴時代,因為需求旺盛,就導致短期內,只要有生產,不管是什么品牌,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銷量。
這個市場,就催生了中國汽車行業,車企眾多,品牌紛雜的特殊現象。發達成熟的汽車市場,比如美國,也就幾個車企和品牌而已。而中國汽車市場不僅車企多,很多后來進入者,其實曾經的主業,根本就不是造車。以資本運營的理念進入汽車市場去造車,很多時候,可能因為功利心切,而相對短視。
而短視的結果,就是會過度追求利潤,而忽視了產品質量的把控和售后服務的保障。而汽車產業的發展,顯然需要的,是比較長遠的戰略眼光。我們能發現,口碑極好的德系車型,大多是百年的企業。而中國市場上的很多所謂的明星新秀,造車的歷史不過十來年。
所以,當中國車市出現調整,當中國汽車消費者慢慢變得成熟,而車企之間的質量技術和產品口碑慢慢拉開差距時,一些車企發布銷售喜報,一些車企忙于破產辟謠,好像就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持續的高速增長,不可能永遠延續,車市調整,車企洗牌的時間,必然會來到。
或許,這就是中國汽車市場,或者說,是中國汽車品牌當前必須要面對的現狀!
我以為,中國車市,好的,會更好。辟謠的,也許會更糟糕!市場放過誰?時間已然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