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七屆三次會員(理事)大會在景德鎮召開。與會代表認為,焦化行業已進入高質量供給、高質量需求、高質量配置、高質量投入產出、高質量收入分配和高質量經濟循環的發展關鍵期。
會上,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介紹說,今年以來焦化行業運行總體穩定,鋼鐵需求增長帶動了焦炭產量增長。1~10月,全國焦炭產量3.93億噸,同比增長5.6%。但高產量并沒有帶來高收益。9月份以來,國內焦炭價格環比下降300元/噸,同比下降560元/噸,目前已有60%左右的焦化企業處于虧損邊緣。
對于未來的發展,崔丕江認為,隨著焦爐技術裝備升級換代加快推進、焦化副產品產業鏈延伸取得新突破,以及若干新技術、新工藝逐漸成熟,行業轉型升級發展迎來契機。
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冰指出,焦化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應為園區化、規模化、綠色化、高端化。他認為,行業升級過程中,設計優化是關鍵。同時,新一代焦化技術的應用以及全面滿足安全、環保、節能要求的綠色化、智能化焦化工廠,將改變人們對行業的傳統認知。
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副院長孟慶波表示,焦化企業應根據國家發展戰略、行業技術進步方向、自身實際,選擇適當的工藝技術,構建合理的產業鏈。要在全產業鏈各節點上實現技術進步、優化組合、轉型升級等高效化舉措,由傳統煤焦化向為現代煤化工提供優質碳源、低價氫源、多種油源、碳基新材料等方向轉變,實現黑色焦炭綠色發展,高碳資源低碳發展。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有著百余年發展歷史的中國焦化產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但一些問題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產業集中度較低,市場體系不夠成熟完善;大部分企業持續盈利能力偏弱、負債率較高;企業技術、管理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動力和成效還不顯著;人才隊伍的培養建設和全員綜合素質提升亟待增強;企業精益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模式覆蓋面差距較大;安全環保的穩定達標任務仍然緊迫繁重。
對此,崔丕江呼吁,全行業應堅定高質量發展信心,推進行業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以科技、管理、人才為支撐,實現行業低碳綠色發展;堅持以精細化管理為突破口,強力筑牢管理基礎;始終堅持改革創新理念,推動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會議由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中國金屬學會煉焦化學分會主辦,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景德鎮市焦化能源有限公司協辦,各省市焦化協會、企業及第三方服務商近300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