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2020年3月CPI已全部公布,10省份CPI同比漲幅超全國,湖北居首達6.3%;31省份同比漲幅均較上月回落,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等17省份出現連降。
17省份CPI同比漲幅連降
3月,全國CPI同比上漲4.3%,漲幅連續第二個月收窄,重返“4時代”。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發現,分地區看,黑龍江、山東、河南、湖北等10省份CPI同比漲幅超全國,山西漲幅與全國持平,另外20省份CPI數據低于全國。
1-3月,CPI漲幅突破6%的省份也逐月減少。數據顯示,今年前三月CPI同比漲幅“破6”的省份數量分別為5個、4個、1個。湖北省3月CPI同比漲6.3%,成唯一同比漲幅“破6”省份。
廣西、海南、四川、云南5省份3月CPI同比漲幅“破5”;上海、西藏、甘肅、寧夏、新疆3月份CPI處于“2時代”,新疆同比漲幅最低,為2.4%。
中信期貨認為,3月CPI漲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疫情得到進一步有效控制,復工復產、交通物流逐漸恢復,加之春節效應及疫情導致的囤貨需求等消退,加大了供給保障,使供需之間更加平衡。
CPI同比漲幅明顯回落,食品價格走低也是原因之一。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3月份CPI指出,食品價格同比漲18.3%,漲幅回落3.6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3.7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116.4%,漲幅回落18.8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由上月上漲轉為下降0.1%;鮮果價格下降6.1%,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
此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等17省份1-3月CPI同比漲幅出現連降。
需要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大部分省份2020年1月CPI同比漲幅較2019年12月有所擴大,但海南、西藏卻是特例。去年12月至今,海南CPI同比漲幅連降4個月;西藏CPI同比漲幅則呈“持平、收窄、擴大、收窄”狀態,且波動幅度不大,在0.3個百分點之內。
擔心通脹?沒必要
居民消費價格有所走高加劇了市場對通貨膨脹的擔憂。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指出,物價能不能夠穩定還是取決于經濟基本面,目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平穩,總供給和總需求基本平衡,所以不存在長期通脹或者通縮的基礎。
陳雨露稱,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國民經濟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生產會逐漸跟上來,商品供給正在逐步改善。物價整體形勢將會逐漸趨于緩和,預計二、三、四季度會出現逐季下降態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奇淵建議,消費者對通脹率感知較為強烈情況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中,財政政策應發揮主導作用,貨幣政策應更多扮演適應性、跟隨性調整角色,為政府和企業融資提供較為寬松的環境。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下階段,通脹中樞將繼續回落,為貨幣政策打開更大空間。溫彬稱,3月CPI已回到“4時代”,通脹出現下行拐點,有利于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隨著復工復產更加全面,生產物流逐漸恢復,有助于保障供給,物價水平將繼續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