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間,藍思科技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報告期間內,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08億元至19.2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藍思科技董秘鐘臻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憑借強大的研發創新儲備能力、領先的工藝技術水平、先進的智能制造生產線、深厚的行業資源及品牌口碑等優勢,行業競爭力顯著提升,消費電子產業鏈供應集成進一步向公司傾斜,目前公司訂單充足,下游需求旺盛。”
財信證券研究發展中心電子行業分析師司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大陸在智能手機產業鏈中的份額處于領先地位,供給能力對全球智能手機產業鏈影響較大,隨著國內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產業鏈供應能力持續恢復。”
司巖認為,從需求端來看,二季度國內需求環比修復,海外市場需求亦在二季度末小幅回暖,帶動產業鏈廠商業績增長。從更長的時間段來看,5G智能終端的需求并不會消失,疫情結束后被壓制的需求也將逐漸恢復。此外,消費電子產業鏈廠商的業績與其客戶結構緊密相關,上半年業績表現亦將受此影響出現分化。
客戶資源向龍頭聚集
藍思科技的業績爆發并非一蹴而就,公司在消費電子產品垂直領域的布局和整合促成了如今的厚積薄發。鐘臻卓表示:“歷經過去幾年的前瞻、高效、精準的戰略投入,公司垂直整合戰略的推進在2020年上半年收獲了進一步成果。”
據介紹,藍思科技不斷豐富在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式設備、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式電腦、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家電等領域的產品競爭力,繼續提高各類智能終端的產品集成度,幫助客戶優化供應鏈管理成本,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優質產品與服務。
報告期內,公司克服疫情困難,及時、可靠地保障了下游客戶的交付需求,更加夯實了公司的競爭優勢和行業地位,進一步贏得了客戶的信任與支持,擴大了公司在全球優質細分產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
與此同時,公司管理效率、生產效率、成本結構、良率水平較去年進一步改善,多家子公司發揮對內配套優勢,供應鏈管理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此外,2019年上半年虧損的下屬子公司在報告期內穩步改善,較去年同期扭虧或減虧。
消費電子垂直領域火力全開
從藍思科技靚麗的業績可以預判消費電子新周期正全面開啟,其中5G、智能穿戴都是刺激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的關鍵推手。根據Trendforce數據,智能手表在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份額預計將從去年的44%增長到2023年的47%,2023年智能手表市場規模有望增加至1.32億臺。
鐘臻卓表示,公司與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知名品牌客戶建立了深厚、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向北美大客戶、國內大客戶等批量供貨,總體市場占有率穩居行業領導地位。在主要客戶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在2020年不斷取得好成績的前提下,智能可穿戴領域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本年度十分重要的發展動力之一。
此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黃金周期,作為特斯拉全球一級核心供應商,藍思科技也有望分享產業高景氣度的發展紅利。
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數據,6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5.4 萬輛,環比增長2.9%,特斯拉在純電動市場銷量份額 23%,預計下半年的電動車市場會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資料顯示,藍思科技主要為特斯拉供應中控屏和兩側壁柱產品的整體組件。據介紹,公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包括特斯拉在內的眾多高端新能源汽車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深度戰略合作關系,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公司的汽車電子部件業務將保持穩定發展的勢頭。
從二級市場的走勢來看,市場對藍思科技亦給予了較高的期待。從年初到7月14日收盤,藍思科技股價區間漲幅高達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