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及全球玻璃纖維產量均逐年上升
我國玻璃纖維產業近年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2012-2019年,我國玻璃纖維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高于全球玻璃纖維產能年均復合增長率。
特別是近兩年隨著玻璃纖維產品供求關系好轉,下游應用領域不斷擴展,市場景氣度快速回升。
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玻纖產量達到527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一半以上,中國已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玻纖生產國。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09-2019年,全球玻璃纖維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全球玻璃纖維產量為770萬噸,2019年達到800萬噸左右,較2018年同比增長3.90%。
中國玻璃纖維產量占比波動上升
2012-2019年期間我國玻璃纖維產量占全球玻璃纖維產量比重呈現波動上升態勢。2012年,我國玻璃纖維產量占比為54.34%,2019年我國玻璃纖維產量占比上升至65.88%,
七年的時間,比重提升了將近12個百分點,可見全球玻璃纖維供應增量主要來自中國,中國玻璃纖維行業在全球擴張速度較快,確立了我國在世界玻璃纖維市場中的龍頭地位。
全球玻璃纖維產能區域分布
全球玻纖行業主要有六大生產企業:分別為國內的巨石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國的歐文斯科寧-維托特克斯公司(OCV)、PPG工業公司和美國Johns Manville公司(JM)。
目前這6家公司占據的全球玻纖總產能的73%左右。整個行業呈現寡頭壟斷特點。按各國企業產能占比進行測算,2019年中國占全球玻璃纖維產能約60%。
全球玻璃纖維企業競爭格局
全球玻璃纖維紗產能企業集中度高,玻璃纖維紗生產建設池窯初始投資大,回收期限長,大量中小企業被擋在了門外,玻璃纖維紗行業集中度迅速提高。
2019年按產能結構來看,中國巨石占全球玻璃纖維企業產能比重為20.43%,泰山玻纖和重慶國際均占10.22%,OCV占13.73%,NEG占7.95%,JM占8.74%。
中國玻璃纖維產業地區分布
我國玻纖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山東、四川、重慶等地,具有較強的集群效應。但在銷售方面,玻璃纖維因其優異的性能,在各地經濟發展中被普遍使用,不具有區域性。
中國玻璃纖維企業競爭格局
我國玻璃纖維行業企業集中度較高,以中國巨石、泰山玻纖、重慶國際為代表的龍頭企業占據了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大部分的產能。
其中,中國巨石所擁有的玻璃纖維產能占比最高,在34%左右。泰山玻纖(17%)和重慶國際(17%)緊隨其后。這三家企業就占據了我國玻璃纖維行業近70%的產能。
市場競爭趨勢預測
我國玻璃纖維行業前端產品產能集中度較高,后端初加工與深加工集中度較低,市場分散,未來玻璃纖維企業從行業前端產品業務延伸至后端業務,繼續擴充產能或者企業從行業中后端產品業務適當延伸至前端產品業務,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我國玻璃纖維行業依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未來玻璃纖維行業尤其是后端制品及復合材料業務的競爭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