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錄得53.0,較前月53.1的水平略有下降。在此之前,財新中國制造業PMI最近一次錄得53.0以上的水平還需追溯至2011年1月。換言之,新冠疫情后制造業的修復不僅未現邊際減弱跡象,近兩月還有所加速。
制造業景氣度維持疫情后持續回暖勢頭,供需兩旺,尤其是外需大幅改善。新出口訂單指數錄得三年來最高值,助力新訂單指數刷新2011年2月以來的新高。強勁需求帶動了生產恢復,生產指數維持高位,并連續第七個月保持擴張。調查中,受訪企業表示疫情的影響正在逐步消退,訂單增勢迅猛。
企業庫存繼續增加。面對訂單的快速增長,企業選擇增加采購量和庫存。9月,制造業采購量指數大幅高于榮枯線,是2011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原材料庫存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保持擴張,且較前月有所提速。產成品庫存指數則連續第二個月位于擴張區間,細分數據顯示,產成品庫存增加主要來自消費品和中間產品,資本品貢獻不大。
就業指數年內首次站上榮枯線。9月,就業指數終于跨越拐點,結束了連續8個月的收縮,但也僅略高于50,顯示就業市場整體仍較為弱勢。調研中,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增加用工以應對逐步走強的市場需求,但仍有為數眾多的企業對此態度謹慎。
出廠價格弱于購進價格。9月,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繼續保持擴張,但方向有所分歧:購進價格指數在擴張區間內大幅上升,資本品價格上升最為明顯;受激烈的市場競爭影響,制造業企業出廠價格指數則回落至略高于榮枯線的水平。兩項價格指數此消彼長,對企業利潤空間形成壓制。
2020年9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4.8,后疫情時代的服務業的恢復也呈現出加速跡象。
國內服務業供求同步加速復蘇,外需依然疲弱。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連續第五個月保持擴張,并且較前月有明顯提升。受此影響,服務業積壓工作指數本月有所上升,重回榮枯線之上。海外疫情的不確定性繼續拖累總需求:9月,服務業新出口訂單指數仍在收縮區間,該數據在過去八個月中第七次低于榮枯線。
服務業就業連續第二個月保持擴張。服務業就業指數結束六個月收縮后連續第二個月站上榮枯線。一方面,面對市場回暖,企業開始逐步增加用工量;另一方面,就業指數僅略高于50,就業擴張速度仍然較為有限。相應地,用工成本疊加原材料和運輸成本,令服務業投入品價格連續三個月上升,但本月上升幅度亦較為有限。同時,服務業收費價格增速也有所放緩,經濟修復過程中,市場競爭依然較為激烈,對企業盈利形成限制。
企業家對經濟前景依然樂觀。9月,服務業經營預期指數繼續位于擴張區間,并較前月有所上升。調查中,企業家對有效控制疫情和經濟持續回暖仍持正面態度。
2020年9月,財新中國綜合PMI錄得54.5,繼續維持強勁上升勢頭,制造業和服務業供需兩旺,需求加速擴張,就業持續改善,綜合就業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位于擴張區間。企業家的經營預期指數總體亦維持向好態勢。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9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5,較上月上升0.5,制造業總體景氣度有所回升;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在擴張區間內上升,供需改善速度有所加快,新出口訂單指數亦升至榮枯線之上,外需有所回暖。統計局PMI中,就業指數仍然低于臨界點,考慮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就業指數也僅略高于50的事實,就業壓力仍然存在。9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5.9,比上月上升0.7,非制造業亦強勢復蘇。
總體而言,目前經濟運行依然處于新冠疫情之后的恢復期,恢復速度還有所加快。制造業、服務業供需兩旺,在手訂單、采購、庫存等指標表現強勁,相關價格指數保持穩健,企業家信心指數亦持續維持高位,對于未來一年經濟前景信心充足。海外制造業需求大幅走強,對于國內市場形成補充。
9月,疫情后制造業和服務業就業首次同步改善,但力度不強,就業形勢依然不容過分樂觀。未來一段時間,海外疫情的反復以及美國大選仍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仍面臨極大挑戰。
作者為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研究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