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巴黎協定》的促成者和踐行者,我國一直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積極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為順應全球和中國的低碳發展趨勢,12月28日,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編著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汽車藍皮書)在北京正式發布,今年以“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中國汽車產業低碳發展道路”為主題,深入探討了汽車產業碳中和意義、實現路徑與政策體系,為中國汽車產業實現2060年碳中和發展目標提供有益建議。
?汽車是實現碳中和目標重要一環
“我國力爭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而汽車行業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一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博士表示,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創新、汽車產業制度深化改革以及擴大開放,將有助于汽車產業邁向碳中和正軌。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也表示:“今年的‘汽車藍皮書’針對‘面向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中國汽車產業低碳發展道路’這一重大戰略性問題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這項研究工作是一個重要開端,下一步,我們將聯合相關研究機構,圍繞汽車產業碳中和愿景,深化開展汽車產業碳中和實施路線圖研究。”
“面向碳中和目標的低碳化發展道路,將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云峰表示,在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的大背景下,加快綠色發展、構建清潔、美麗世界成為大勢所趨。推動疫后經濟“綠色復蘇”,需要所有人團結一心,匯聚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六大篇章 提出“三步走”戰略
“2020汽車藍皮書”由總報告和主題研究組成。其中,總報告從中國汽車產業的低碳發展路徑和2019-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兩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根據汽車產業自上而下的減排需求和自下而上的減排潛力,提出了以“2028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近零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分階段實現碳中和長遠目標,并提出汽車產業碳減排系統工程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同時,總報告從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總體趨勢特征、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新動向、宏觀政策環境、開放合作等角度對2019-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形勢進行了回顧、分析與總結,并重點圍繞汽車產業變革進行了具體刻畫,為汽車產業和生態環境領域的相關部門及研究機構提供重要參考與有益借鑒。
在主題研究,藍皮書秉承了總報告思想,以全球篇、國內篇、現狀篇、愿景篇、借鑒篇和政策篇六大篇章,回顧和總結了汽車產業低碳化發展歷程及當前低碳化發展成效,深入謀劃汽車產業中遠期發展愿景,系統論述了實現路徑和政策思路等,為汽車產業和生態環境領域的相關部門及研究機構提供重要參考與借鑒。
“與我國碳中和目標相契合,大眾汽車集團的碳中和愿景是:從供應鏈、生產制造、產品使用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通過全產品生命周期碳減排,到2050年,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碳中和。”劉云峰表示,期待通過《2020汽車藍皮書》,能與各方共同探索實現中國社會綠色、低碳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