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經過半,“后疫情”時代元年,磨料磨具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變化,在市場需求量持續提升的同時,也面臨著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用工成本提升、能耗指標壓低、環保政策收緊等方面的壓力,為了更好的了解掌握碳化硅冶煉企業的生產現狀,2021年7月24-26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磨料磨具分會秘書長陳鵬、碳化硅工作組高級顧問楊荻帆一行前往內蒙、寧夏等地的部分碳化硅企業開展調研。
24日下午,陳鵬秘書長一行抵達銀川,受到了寧夏冶金協會秘書長馬愛慶、副秘書長王秀榮的熱烈歡迎,隨后雙方與寧夏裕隆冶金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毅、寧夏鑫旺德碳化硅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學全等企業代表一起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馬秘書長首先介紹了冶金協會的基本情況,寧夏冶金行業協會是在政府支持下組建的地方行業組織,下設鋼鐵、鐵合金、炭素、碳化硅四個分會并配有專家咨詢委員會,旨在發揮政府與企業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咨詢、項目把關、評審的工作,專家咨詢委員會涵蓋各領域專家學者115人,能更好的為企業解決研發、生產、環保中的各類難題,為促進寧夏地區冶金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提供幫助。
隨后馬秘書長從生產、市場、創新等角度介紹了當前碳化硅行業面臨的困難,他表示年初以來無煙煤、石油焦價格飛漲,能耗壓力激增,為了應對挑戰,寧夏碳化硅協會于今年6月在蘭州組織召開了西部四省區碳化硅研討會,31家企業參加了會議,就當前行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交流,并對抵制惡性競爭、轉變經營思路、堅持創新發展等目標達成了共識,針對原材料價格趨于高位,馬秘書長提出將與高校院所聯合,改進生產工藝,研發更合適的替代方案。
對此,陳秘書長表示,寧夏碳化硅協會一直以來都把促進寧夏地區碳化硅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目標,在政企、企企、企校之間起到了很好的紐帶作用,上月在蘭州召開的碳化硅研討會進一步體現出了協會對地區產業發展的協調和引導作用,本次冶金協會的成功組建,對寧夏地區冶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相信在未來會在促進良性競爭、爭取政策支持、鼓勵創新研發上為企業做出更好的貢獻。
25日上午,陳鵬秘書長一行在馬秘書長的陪同下前往內蒙古義川業碳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健熱情的接待了陳秘書長。在交流中,王總介紹到,公司規劃建設4條30000KVA黑碳化硅生產線并配套建設制粒及微粉加工線,項目于2019年年中開工,截止2021年3月已經建成投產兩條,目前總投資已經達到3億元,在談及困難時,王總表示目前因用工、用電、原材料價格上漲等造成的生產成本攀升是主要的難題,公司目前正在努力提升自動化水平,加快提質增效的步伐。對此陳秘書長表示,作為碳化硅行業的新興力量,義川業在生產和環保建設上能夠做到高標準、高起步,希望能夠加快在碳化硅深加工領域上的步伐,努力提升產品附加值,避免同質競爭。
下午,陳秘書長一行前往常務理事單位—寧夏和興碳基材料有限公司,與寧夏碳化硅協會會長、公司總經理顧旭進行了熱情交流。顧總對陳秘書長的到來表示了熱烈歡迎,他表示,為了更好符合國家“雙控”要求,進一步提升綠色生產水平,和興在這兩年仍在繼續改進環保工藝水平,提升冶煉效率品質。同時,為了延伸產業鏈,豐富產品類型,提升產品結構,和興與丹江口弘源碳化硅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由中機六院設計規劃興建碳化硅陶瓷制品生產線,預計在年底投產。對此,陳鵬秘書長表示,和興作為寧夏地區碳化硅的先進企業,在碳化硅冶煉環保上以身作則、敢想敢為,在行業的綠色發展上起到了表率作用,本次新上的制品生產線,更是為和興邁向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希望未來和興能夠一如既往的助力寧夏地區碳化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6日上午,陳秘書長一行前往會員單位—寧夏天凈隆鼎碳化硅有限公司,受到了公司總經理夏開展的熱情接待,在交流中夏總表示接手隆鼎至今已經有1年多的時間了,先后投入了9000余萬元進行環保和爐型改造,雖然受“雙控”影響,企業的生產不太正常,但是領導班子決定寧可降低產量也不降低價格,用品質維持老客戶,保證企業的合理利潤,不能飲鴆止渴。下一步公司計劃把原來的小冶煉爐進行技術改造,轉產負極材料,盤活能耗空間,豐富產品類型。陳秘書長表示,在當前市場壓力下,隆鼎能夠保持定力,化劣勢為優勢,值得贊揚,希望未來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
26日下午,陳秘書長一行前往平羅濱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在強樹洪廠長的陪同下參觀了展廳和廠區,并與公司董事長張海波進行了交流座談。張總介紹到,濱河以碳化硅產品為起點,致力于打造循環產業經濟,目前公司通過投資合資的形式擁有8家企業,產品涉及碳化硅冶煉、制品、電力輸送、水泥、硅錳合金、蘭炭、洗煤、物流倉儲等。張總表示,濱河在碳化硅領域深耕三十余年,一直探索碳化硅冶煉的環保治理問題,目前公司已經實現冶煉爐尾氣通過管道回收到水泥廠使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下一步,公司計劃與北京首郎、寧源冶金等企業合作,探索碳化硅冶煉尾氣制備乙醇的新工藝,真正實現碳化硅冶煉0排放的目標。陳秘書長表示,濱河是寧夏地區最早實現產業鏈延伸發展的企業,現在更是形成了循環經濟新模式,未來發展可期。雙方還就碳化硅單晶材料的制備研發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隨后,陳秘書長一行抵達本次調研的最后一站—平羅榮昌碳化硅有限公司,與公司總經理周金榮進行了深入交流,周總表示,榮昌在過去兩年一直在積極解決冶煉上的環保問題,投資3000余萬元,通過廠房建設、抽塵脫硫等方式努力解決無組織排放的難題,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生產經營逐步恢復正常。陳秘書長表示,榮昌是有歷史的企業,周總在環保建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希望榮昌能夠利用后發優勢,多看多想,加強規劃論證,避免重復投入,實現綠色生產一步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次調研中,可以看到西北地區碳化硅冶煉企業正在面臨著來自三方的壓力:一是中央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后,西北地區的“雙控”(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政策收緊,企業能耗指標降低,環保要求提升;二是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影響,冶煉用無煙煤、石油焦的價格快速上升,企業生產成本壓力增大;三是碳化硅因產能過剩問題,下游市場對產品漲價接受意愿低,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
面對困難,企業并沒有氣餒,而是根據自身情況,采取多種方法應對挑戰,在本次調研中的企業負責人都能夠擁護國家在碳減排和綠色發展上的大政方針,保持了樂觀積極的態度,他們在冶煉工藝上持續改進,在環保建設上成績喜人,在產業鏈延伸上不斷探索,努力將提質增效、產業升級落在實處,碳化硅行業雖小,卻有不可替代性,相信只要緊跟國家政策走向,未來西北地區的碳化硅企業就一定能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