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世界的公司都已經在擺脫全球經濟衰退,而造船廠才剛剛開始感受到衰退的影響。訂單已經大幅減少,迫使造船企業紛紛裁員,轉而為能源行業生產鉆井平臺和其他海上產品。衰退對造船業影響滯后的原...
全世界的公司都已經在擺脫全球經濟衰退,而造船廠才剛剛開始感受到衰退的影響。
訂單已經大幅減少,迫使造船企業紛紛裁員,轉而為能源行業生產鉆井平臺和其他海上產品。
衰退對造船業影響滯后的原因是這個行業獨有的。三年前世界貿易和航運的衰退減少了船舶需求。但由于大型油輪和集裝箱船要花三到四年才能建成,因此造船廠這兩年忙著履行的都是金融危機以前接到的訂單。
造船訂單在2009年出現下降,而恢復的速度一直緩慢,不過分析師預計訂單數量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增加。
這種狀況影響到了全世界的造船企業。中國船舶工業協會上個月說,國內部分船廠將在完成現有訂單后暫停生產。
但韓國受到的沖擊尤其深重。世界銷售額最高的10家造船公司有六家都在韓國。船舶是韓國最大的出口項目。政府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份韓國出口總額為250億美元,船舶占其中的15%。
世界最大造船企業現代重工的狀況很具典型性。該公司2008年年底報告說,它手中握有350艘船的訂單。這使得現代重工今年即使開足馬力生產也不愁沒活干。現代重工位于韓國的兩處船塢今年將生產船舶110艘,創歷史最高紀錄。
但在2009年,現代重工只接到10艘小型軍艦的訂單,去年也只接到57艘不同種類船舶的訂單。雖然該公司的銷售額仍在上升,現代重工預計今年的訂單額將翻番至70多億美元,但目前接到的訂貨至少要等到兩年過后才會安排生產。即使手中訂單都已得到履行,造船活動也只會略有加快。設計建造船舶耗時數年的流程基本上是不可改變的。
內業人士說,在全球經濟依舊脆弱、融資前景撲朔迷離的情況下,訂單還要等好幾年才會恢復正常水平。
來源: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