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印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已成為我國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必然選擇。《方案》提出,將優化環境治理。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型廢棄物回收利用。
????《方案》提出,到2025年,減污降碳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點區域、重點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減污降碳協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碳達峰與空氣質量改善協同推進取得顯著成效;水、土壤、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領域協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
????《方案》主要在加強源頭防控、突出重點領域、優化環境治理、開展模式創新、強化支撐保障五個方面提出了22條細則。其中,在加強源頭防控上,《方案》提出,將加強生態環境準入管理。提升高耗能項目能耗準入標準,能耗、物耗、水耗要達到清潔生產先進水平。優化生態環境影響相關評價方法和準入要求,推動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新增鋼鐵、焦化、煉油、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不含光伏玻璃)等產能。
????在突出重點領域上,《方案》明確將推進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生態建設等領域協同增效。對于工業領域,《方案》提出,到2025年和2030年,全國短流程煉鋼占比分別提升至15%、20%以上。2025年再生鋁產量達到1150萬噸,2030年電解鋁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至30%以上。
????對于交通運輸領域,《方案》提出,將加快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提高鐵路、水運在綜合運輸中的承運比例。逐步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有序推動老舊車輛替換為新能源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探索開展中重型電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應用和商業化運營。到2030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量的50%左右。
????在優化環境治理上,《方案》提出,將推動嚴格管控類受污染耕地植樹造林增匯,研究利用廢棄礦山、采煤沉陷區受損土地、已封場垃圾填埋場、污染地塊等因地制宜規劃建設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項目。推動煤矸石、粉煤灰、尾礦、冶煉渣等工業固廢資源利用或替代建材生產原料,到2025年,新增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60%,存量大宗固廢有序減少。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型廢棄物回收利用。
????在強化支撐保障上,《方案》提出,將強化減污降碳經濟政策。加大對綠色低碳投資項目和協同技術應用的財政政策支持,財政部門要做好減污降碳相關經費保障。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用好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對減污降碳的支持力度。扎實推進氣候投融資,建設國家氣候投融資項目庫,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
????《方案》還提出,將建立有助于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綠色電價政策。將清潔取暖財政政策支持范圍擴大到整個北方地區,有序推進散煤替代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加強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結果應用,將其作為階梯電價、用水定額、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管控等差異化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重要依據。推動綠色電力交易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