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資源是十分重要的自然資源,對全球各國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世界各國博弈的焦點。
正如已故的曾就職于美國HWI公司和F&S公司的全球耐火材料權威人士麥克拉克先生說的:“世界上,如果沒有耐火材料,就不會有生命;而如果沒有礦產資源,就不會有耐火材料。”
礦產資源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所謂礦產資源是指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氣態的自然資源。全球已知的礦物約有3000種左右,絕大多數是固態無機物,液態的(如石油、自然汞)、氣態的(如天然氣、二氧化碳和氦)以及固態有機物(如油頁巖、琥珀)僅占數十種。在固態礦物中,絕大部分都屬于晶質礦物,只有極少數(如水鋁英石、土狀石墨)屬于非晶質礦物。
然而全球礦產資源的分布極不均衡,礦產資源排名前十的國家占到了全球礦產資源總儲量的80%以上,其中俄羅斯的礦產資料儲量位居榜首,其資源預估價值約為92兆億美元。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概述
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并且大部分地區都處于北緯50°~70°的范圍之內。正因為緯度高,才導致俄羅斯氣溫常年較低;面積廣闊,為復雜的地形和豐富的礦產提供了條件。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種類齊全、蘊藏量十分豐富,是全球少有的幾個大部分礦產資源能夠自給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礦產資源占世界的37%,已發現和探明的礦產地(包括燃料資源)大約有2萬多處。其中,黑色和有色金屬占13%、非金屬礦原料占15%、金剛石和貴金屬占1%。俄羅斯的礦產資源保障程度高于其他國家,多數礦產儲量居世界前列。
俄國的自然資源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氣、黃金、木材、鐵等。俄羅斯有131億畝森林,林材蓄積量807億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一;煤儲量是世界第二;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七位;天然氣蘊藏量居世界首位;淡水資源4.7萬億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二;黃金儲量是世界第三;稀土儲量為世界第二;鉆石儲量世界第一;鈾儲量世界第七;鐵礦、金剛石、銻礦、錫礦、鉀鹽的探明儲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鋁礦、磷灰石、磷塊巖儲量居全球第二位,金礦儲量居全球第四位。
在全球總儲量的占比中,俄羅斯天然氣的儲量占全球的32%,鉀鹽31%,鐵礦27%,鎳27%,錫27%,鈷21%,鋅16%,石油12%,煤炭12%,鉛12%,鉑12.5%,鈀31 .4%,鈮35%,鉭80%,釔50%,鋰28%,鈹15%,鋯礦12%,金礦8%,金剛石30%。
俄羅斯其它一些礦產儲量也占世界相當大的份額。如此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保障俄羅斯國內需求并實現對外出口的堅實基礎。俄羅斯37%的礦產資源已投入工業開發。采礦業在俄經濟困難時期對國家經濟生存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礦產(不包括金剛石)開采量下降的情況下,俄羅斯一系列礦產(煤、鎳、鈷、鐵、稀有金屬、鉑、金剛石、磷灰石、鉀鹽等)開采量仍占世界的一定比重,并且是世界較大的主要有色金屬:鋁、銅、鎳的出口國。礦產原料及其加工品(不包括石油天然氣)的出口保障俄外匯收入的20%以上。
俄礦產資源的絕大部分集中在其東部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該地區蘊藏著全俄80%以上已探明的各種礦產資源,儲量潛在價值曾達到約25萬億美元,是俄羅斯最主要的礦物原料基地。而且,也是當今世界僅存的礦產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的地區。
俄羅斯耐火礦產品生產與出口
就耐火礦產品而言,俄羅斯主要涉及的品類有電熔剛玉、石墨、燒結鎂砂、電熔鎂砂和碳化硅。據統計,俄羅斯的電熔白剛玉的年產能約為7.8萬噸,2021年的出口量為5.3313萬噸;石墨的產量約為2.5萬噸;燒結鎂砂的產能約為65.5萬噸,2021年的出口量為5.9815萬噸;電熔鎂砂的產能約為12萬噸,2021年出口3.9884萬噸;碳化硅的產能約為7.5萬噸,2021年出口4.8323萬噸;另外2021年出口耐火黏土2.2146萬噸。
烏克蘭耐火礦產品生產與出口
烏克蘭作為全球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素有“歐洲糧倉”之譽,有80多種可開采的富礦,其中煤、鐵、錳、鎳、鈦、汞、石墨等資源均十分豐富。
據統計,烏克蘭的電熔剛玉年產能約為3萬噸,2020年出口2.7432萬噸;藍晶石的年產量約在1萬噸左右;石墨的年產量約為2萬噸;碳化硅的年產能約為2.8萬噸,2020年出口碳化硅0.6927萬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耐火黏土的出口量,在2020年實現404.2644萬噸,占到全球總出口量的78%。
在兩國涉及的近十種主要耐火礦產品中,俄羅斯、烏克蘭電熔剛玉的出口量在各自的產能中均占比較高,分別占到68.35%和91.44%;而俄烏兩國碳化硅的出口量分別占到各自產能的64.43%和24.74%。
另外,俄羅斯無論是燒結鎂砂還是電熔鎂砂的出口量均在其產能中的占比較不大,分別為9.13%和33.24%,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俄羅斯本土市場對燒結鎂砂較大的需求潛力,以及全球市場對于總體資源并不豐富的電熔鎂砂的旺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