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家大廠被迫關停
歐洲今夏高溫不退、干旱嚴重,影響水力、核能和太陽能發電。挪威咨詢企業呂斯塔德能源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歐洲今年前7個月水力發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兩成,核能發電量減少12%。
高溫導致河流、湖泊和水庫的蒸發量加大,水位下降,水力發電首當其沖。以意大利為例,水電占該國總電力產量的20%,但該國過去12個月水電產量驟減40%。西班牙的水電產量也猛降44%。
今年以來,歐洲電價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且無任何減弱的跡象。
歐洲電價暴漲
泛歐洲的電力交易所Nord Pool的數據顯示,8月18日,歐洲電力系統均價為每兆瓦時322.28歐元,其中立陶宛以每兆瓦時571.88歐元的價格領先全歐,德國、瑞士、法國等國家緊隨其后,價格都在550歐元每兆瓦時以上。
德國2023年交付的基本負載電力期貨價格上漲6.3%,至每兆瓦時507.35歐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超500%,續刷歷史新高。在居民用電方面,按當前匯率換算,歐洲主要國家的電價高達4元一度左右,是我國居民電價的近10倍。
法國2023年電力合同價格上漲1%,達到創紀錄的543歐元/兆瓦時。一度電達到了0.543歐元,折合人民幣達到了3.76元。比過去五年中平均季節性價格上漲了五倍多。
歐洲兩大金屬冶煉廠計劃關廠
由于電價昂貴,本周已有不少歐洲企業宣布將暫時停產。
周二,全球最大鋅冶煉企業之一Nyrstar宣布從9月起暫停位于荷蘭Budel的新冶煉廠的運行,進入維護計劃。周三,挪威海德魯公司Norsk Hydro也表示將暫停其位于斯洛伐克Slovalco工廠的原鋁冶煉。
大宗商品研究董事總經理科林漢密爾頓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不可避免的是,歐洲高電價將導致能源密集型的金屬生產設施出現更大規模的關閉。歐洲的許多鋅冶煉廠都無法全年滿負荷運轉,但這是大型冶煉廠首次全面停產。”
隨著未來電力供應預計持續收緊,歐洲金屬冶煉行業可能還將迎來更大規模的關廠,這將進一步加劇歐洲工業經濟面臨的壓力。
不止歐洲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近日,我國四川、江蘇、浙江、安徽等全國多個省份受持續性高溫影響,用電負荷連續創新高。多個省份發布限電、錯峰用電等通知,數家上市公司公告遭遇“臨時限電停產”,引發熱議。
有業內人士表示,區域限電影響有限,不會對我國下半年的GDP造成顯著的影響。
不過已經有老板倒苦水:開始讓電后,成本暴增了不是一點點!平時段懲罰性電價為10元/度,高峰段懲罰性電價為16元/度,尖峰段懲罰性電價為19.2元/度。
全球訂單荒
萬人大廠被迫放假
近日沃爾瑪取消了巨額訂單,同時東南亞國家最近也不好過,停工、放假……近日的越南、柬埔寨等制造業大國一改此前的火爆狀態,一夜入冬。
沃爾瑪:取消數十億的訂單
美國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周二表示,已經取消了數十億美元的訂單,以應對過去幾個季度積累的庫存堆積。取消訂單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沃爾瑪發現許多消費者已將“服裝鞋包”這類的支出從可自由支配的類別中大幅轉移。
越南:沒訂單,萬人大廠被迫放假!
今年8月份開始,越南周邊放長假的工廠突然就莫名其妙地多了起來。
比如大名鼎鼎的三星集團,也在這幾天宣布下調公司的年度生產目標,但是其實工廠早就執行上四休三,壓縮產能。
由于訂單減少超過20%,專業生產出口皮鞋的Taekwang Vina股份公司不得不安排近40000名工人休假。
柬埔寨:47家工廠倒閉!萬人失去工作
當地制衣廠員工反映,行情很不景氣,從這個月到下個月,很多制衣廠都面臨倒閉。坊間傳聞有的小老板確實已經準備“跑路”。
今年前7個月,一共有47家工廠關閉,造成16838人失去工作。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一項研究稱,去年柬埔寨43%的企業虧損,若俄烏問題持久將會降低歐洲的購買力,這些問題可能危及柬埔寨紡織相關產品的采購訂單。
事實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陷入了類似的危機,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