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春日的陽光灑滿黔西南大地,溫暖和煦。在位于義龍新區鄭屯鎮前鋒村的貴州必晟礦業有限公司,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5、4、3、2、1……點火!”隨著點火球在眾人的矚目中被按下,該公司4×33000千伏安年產25萬噸錳系合金礦熱爐項目正式投產,這標志著以鋼鐵、鐵合金、耐材為主的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形成,也標志著依托這條產業鏈的福建長樂系百億級產業雛形初現。
今天的發展成就,很難讓人想到,這是由一個總資產數百萬元的鋼鐵廠一路乘風破浪而來。
一
2000年,20多歲的陳賜恩懷揣夢想,跟著宗族長輩從福建長樂來到貴州安順,在一家鋼鐵廠擔任業務經理,負責黔西南州市場開發。憑借著個人優秀的銷售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很快在黔西南州占有一席之地。
在這過程中,陳賜恩發現當地一家國營鋼鐵公司——原黔西南州聚鑫工貿總公司鋼廠由于經營不善,持續虧損,基本處于停產狀態,看好鋼鐵產業前景的他毅然決定將其承包下來。憑借多年的行業從業經驗和累積的資源,陳賜恩逐步讓企業生產經營恢復正常,并扭虧為盈。
貴州聚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2003年,隨著企業經營的持續好轉,更加堅定了陳賜恩深耕鋼鐵行業的決心。不滿足現狀的他決定大刀闊斧實施異地技改,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
2012年,為搶抓發展機遇,推動企業順利通過國家工信部《鋼鐵行業規范條件》準入,陳賜恩申請將原聚鑫鋼廠進行整合重組。然而讓他沒預料到的是,這是企業的一次轉型升級,也是對企業存亡的一次考驗。
整合重組過程中,由于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完善相關手續方面遲遲沒能得到有效推進。問題不解決,企業不能生產,就將危及企業生存,陳賜恩多年的心血也將付諸東流。無奈之下,他找到相關部門負責人作了詳細的工作匯報。州委、州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成立由州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工作專班,并由州政府主要領導多次陪同陳賜恩前往貴陽等地協調解決相關問題。
經過多方努力,2014年,原黔西南州聚鑫工貿總公司進行了資產剝離,完成了改制,并通過行業準入,成為黔西南州唯一一家集廢舊鋼鐵回收加工再利用、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建筑用鋼生產、物流配送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鋼鐵企業。通過多年的累積沉淀,聚鑫鋼鐵的產能達到60萬噸,并實現了質和量的雙重突破。
此后的幾年間,聚鑫鋼鐵迎來發展的關鍵期,黔西南州的電價優勢,有效增強了企業競爭力。2021年,原黔西南州聚鑫工貿總公司更名為貴州聚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陳賜恩任董事長兼法人。
聚鑫鋼鐵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有序擴大投資,生產設備和技術不斷迭代升級。企業自動化生產線、在線監測、天然氣加熱爐、迷你模塊軋機等設備設施改造升級,安全、環保、能源、質量等管理能力全面提升;產品逐步走出本地市場,銷售到云南、廣西、海南等地。公司連續多年榮膺貴州100強企業、貴州民營企業100強、貴州制造企業100強等稱號。
2022年,聚鑫鋼鐵實現產值26.13億元,繳納稅款3.13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1000余人次。
二
為進一步強鏈補鏈,陳賜恩充分發揮非公有制經濟人才的橋梁紐帶作用,于2020年通過以商招商的形式投資成立了貴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產3萬噸鋯剛玉、27萬噸棕剛玉生產線建設項目,主要生產新型耐火、耐磨材料,選址位于義龍新區龍廣鎮聯新村。
那時正處于疫情期間,對于在建項目來說,做好風險防范,實現如期投產、搶占市場十分關鍵。黔西南州各縣(市)人民政府、義龍新區管委會及行業主管部門實行包保責任制,對工業企業實行“一對一”包保幫扶,一企一策、一項目一策,在產業基金、融資貸款和銀行貸款方面特事特辦,全力支持保障各大企業、項目正常運轉。
“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抓緊時間‘關起門’來建廠,從決定要做到廠區建成投產,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比正常完成時間提前了至少半年。也因為廠區建得及時,2021年,我們的機會來了……”提起公司的發展機遇,貴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陳海仍有些興奮。
2021年6月,固鑫新材料公司一期項目正式投產。那時,國內很多生產耐火、耐磨材料的工廠受疫情影響,物流不暢,原材料進不去,產品生產不出來。固鑫新材料公司搶抓時機,積極協調購買原材料,全力以赴投入生產。
貴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供圖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小‘插曲’。”陳海說,疫情期間,當原材料的運輸車輛到達高速路口時,按照當時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不能及時下站。看著原材料就在眼前卻進不來,他非常著急,就在微信群里發了求助信息。這是為了解轄區內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時為企業紓困解難而建的一個微信群,群里有當地政府相關負責人,有經濟發展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企業遇到什么問題或困難,在群里發出信息都會得到積極回應和妥善處置。
陳海的信息剛發出去,經濟發展局局長郎尚坤及相關負責同志都打來了電話。在詳細了解情況后,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義龍新區管委會及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同志紛紛參與調度工作,一邊電話協調,一邊帶隊趕到高速路口進行現場調度。在確保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安全的前提下,一輛輛載滿原材料的貨車順利通過高速匝道進入廠區。
“那時已是半夜,他們的工作態度和效率,為我們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心劑’。”陳海感慨道,“沒有他們的保駕護航,就沒有我們的產值產量。如果沒能搶抓住當時的寶貴時間,我們就錯過了重大的發展機遇。”
固鑫新材料公司逆勢而上,建設規模、設備設施、質量產量都做到了行業領先,得到了合作客戶對“固鑫剛玉?”品牌的認可,企業生產規模躋身棕剛玉行業全國前三。
在建設生產過程中,固鑫新材料公司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不斷改進生產設備技術工藝,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證授權新型發明專利1項、新型實用專利授權6項。2022年被評選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獲得“綠色工廠”榮譽。
三
陳賜恩前進的步伐并沒有就此停下。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2021年以來,結合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黔西南州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黔西南州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八嚴”禁令》《關于強化監督執紀問責護航營商環境的八條措施》等相繼出臺,改革舉措進一步深化、細化;成立黔西南州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聚焦民營經濟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切實增強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針對性、精準性,為企業投資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提供“貴人服務”。
陳賜恩搶抓政策機遇,緊扣市場需求,著力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打造產業集群,再次發揮引領作用和橋梁紐帶作用,引進貴州必晟礦業有限公司。
貴州必晟礦業有限公司供圖
該公司以南方鐵合金行業龍頭企業——百色市必晟礦業有限公司為主成立,占地近30萬平方米,投資10億元,建設4×33000千伏安全密閉錳硅合金礦熱爐及配套設施項目,預計年產25萬噸錳系合金。公司采用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最新工藝,并配套相關環保尾氣余熱回收發電等設施,實現產業循環經濟,力爭打造成黔西南州鐵合金行業標桿企業、綠色工廠,為黔西南州鐵合金產業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工業產值約25億元,實現稅收約1.5億元,帶動就業約600人。
如今,必晟礦業建成投產;聚鑫鋼鐵改擴建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二期有序推進……這個未來的長樂系百億級產業,必將推動黔西南民營經濟發展大跨步前進,助力黔西南走向高質量發展新的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