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龍里縣財政局積極發揮財政政策導向作用和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找準財政支持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快釋放民營企業發展活力,促進民營經濟提質增效、健康發展。
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增強民營企業發展活力。一是發揮財政政策引導作用。年初縣級預算安排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合計5000萬元,重點推進龍里千億級重點工業園區建設,持續優化產業扶持政策、行業帶動政策、科技創新獎補政策,突出投資對穩增長的拉動作用,激發民營企業活力。二是支持企業塑造創新發展新動能。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優化整合貴州省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的指導意見》,以人才需求為導向,圍繞人才引進、人才培育和環境打造,完善人才、科技財政政策體系。抓好科技創新獎勵各項政策的落地落實,以“真金白銀”激勵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激發企業創新內在動力。三是加快財政惠企政策資金兌現進度。落實各類涉企資金的撥付和執行,強化預算執行剛性約束、全流程績效管理和財會紀律監督,落實專款專用,堅決杜絕截留、挪用資金等問題發生,推動惠企資金早投入、早使用、早見效。
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護航民營企業輕裝上陣。主動加強與縣發改、工信、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全面貫徹落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落實,提升惠企政策的針對性、實效性,推動助企紓困各項措施直達快享,切實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的稅費負擔。今年以來,龍里縣延續執行增值稅留抵退稅相關政策,落實對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對初創科技型企業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同時,全力做好減稅降費資金保障工作,通過加強對庫款余額監測、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支持、統籌使用自有資金等措施,提升庫款資金保障能力,以最高效率實現助企紓困目標。
發揮政府采購作用,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競爭。一是全面落實政府采購支持民營經濟政策,加快融入省政府采購電子大賣場“全省一張網”,提升政府采購的規范化、透明化、便利化水平,推動縣域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二是落實落細中小微企業預留采購份額政策將政府采購貨物、服務項目給予小微企業的價格扣除比例由6%—10%提高至10%—20%,將達到或超過400萬元的政府采購工程項目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由30%以上提升至40%以上。三是清除政府采購領域對中小微企業設置的隱性門檻和壁壘,退還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項目質量保證金。推進中小企業“一地審核、全省通用”,使電子賣場的數據多運轉,讓中小微企業少跑腿。四是建立政府采購投訴調解機制,有效化解政府采購過程中的投訴,堅決杜絕拖欠企業賬款行為。今年以來,全縣政府采購完成限額以上項目24個,中標金額10514.99萬元,其中:中小微企業中標項目22個,中標金額2959.79萬元,占比28.14%;完成采購成交1257筆,成交金額498.19萬元,供貨商均為中小微企業;受理投訴1件,調解糾紛5件,依法保障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積極搭建金融平臺,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一是積極落實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聯合縣人社部門多點發力,發揮創業擔保貸款資金引導作用,為個體創業者提供更有力的資金支持,助力重點群體創業就業。二是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增信功能和金融樞紐作用,積極引導龍里縣金誠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用好政府性融資擔保政策工具,持續推進新型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開展政銀擔風險分擔業務,努力緩解縣域中小微企業和“三農”主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今年以來,龍里縣共為各類中小微企業提供擔保貸款業務25筆,累計擔保金額超1億元。
深入實地走訪調研,幫助民營企業排憂解難。縣財政局積極履行縣委非公工委成員單位職責,精心選派黨建指導員指導和服務貴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貴州福斯特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縣域龍頭民營企業,落實單位主要領導每季度入企調研不少于1次,黨建指導員每月走訪不少于1次。通過定點走訪、調研和指導,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的建設,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聚焦民營企業發展主責主業,堅持靠前收集發展需求,在政策引導、稅費支持、人才招聘、企業融資、用水用電、交通及業務拓展等領域全面發力,“一對一”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困難訴求,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通過黨建引領、深入調研、多方聯動、用心服務,有力提升了財政服務民營企業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做到了服務不缺位,幫忙不添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