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一季度經濟數據近期陸續出爐,多地服務業、投資、消費等數據改善,呈現出經濟加快復蘇的良好態勢。
地方經濟實現“開門穩”
截至4月25日,有21個省份交出一季度經濟成績單。
從經濟規模看,廣東作為經濟第一大省,一季度GDP超3萬億元,江蘇以2.9萬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二,山東超過2萬億元。其他經濟大省中,浙江、四川的經濟總量均超1萬億元。
從經濟增速看,多個省份一季度增速超過全國。吉林以8.2%的增速,暫居榜首;寧夏同比增長7.5%,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海南同比增長6.8%,消費、外貿等主要指標增速快于全國。
吉林增速較高,背后是何原因?吉林省統計局局長林梅日前透露,一季度吉林投資、消費、進出口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3個、8.2個和2個百分點。據介紹,一季度吉林共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955個,長春軌道交通三期工程、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查干湖水生態修復與治理試點工程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
對于經濟發展,各地信心十足。山東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崔霞稱,二季度山東經濟將持續向好,上半年呈現穩開高走的良好態勢,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吉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邢天宇表示,將抓住二、三季度黃金期,全力推動項目加快施工進度,奮力實現全年投資增長目標。
多地服務業增速亮眼 新動能引領工業增長
一季度,多地服務業增速亮眼,尤其是接觸性、出行類服務快速回暖,相應消費勢頭強勁。
以四川為例,一季度四川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3%。四川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曾俊林介紹,服務業從上年恢復滯后轉為引領恢復,前期被壓抑的旅游市場明顯釋放,多地酒店民宿一房難求。
山東也有類似的現象,各類生活性服務業積極向好,文旅市場強勁復蘇。一季度航空運輸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娛樂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2.8%、22.3%、10.9%。春節后旅行社共組團18.6萬余人,較去年同期增長1404%,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
服務業和消費的回升離不開政策發力。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新聞發言人王春生表示,春節前山東就出臺《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政策措施》,3月又印發了《關于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從供給和需求兩端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廣東、江蘇等地的工業新動能也是亮點。數據顯示,一季度,江蘇省鋰離子電池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車整車制造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31.8%、36%、59.2%。廣東先進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0.5%,遠快于投資整體增速,先進制造業增加值比重已過半。
政策靠前發力 激發二季度增長潛能
近期,多地召開一季度經濟運行分析調度會議,提出充分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部署各類政策措施。
江蘇提出,綜合施策,挖掘各方面潛力。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有效統籌好供給與需求、消費與投資,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更大力度釋放消費潛力、深挖外資潛力、激發民間投資潛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二季度是承上啟下、為實現年度經濟目標打基礎的關鍵期,吉林、山東等地提出發揮優勢、乘勢而上的具體舉措。吉林提出,將大力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示范工程,利用中歐班列運輸資源擴大整車出口,以銷促產穩定汽車產業運行;著力推動885個投資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為工業增長形成增量支撐。山東推出“暢游齊魯 樂享五一”主題旅游活動,各市也結合實際,精心策劃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
“展望二季度,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帶動就業狀況改善和消費場景增多,內需延續回暖態勢將推動消費大幅回升,投資仍將繼續發揮‘穩增長’作用,出口仍有較好韌性。‘三駕馬車’動力改善疊加低基數效應,二季度GDP回升步伐將加快。”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分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