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超硬樹脂磨具填料使用的金屬氧化物,很多有拋光的功能,其中氧化鉻和氧化鈰是兩個典型的代表。氧化鉻大家應用的很多,國內幾乎每一個廠家或多或少都有使用,大家對他比較了解。相對于氧化鉻,氧化鈰應用范圍沒有那么廣,不少小伙伴不是很了解,今天簡單聊一下。
第一:氧化鈰的基本概況
氧化鈰的化學式為CeO2,密度7.13g/cm3,熔點2397℃,不溶于水和堿,微溶于酸。
氧化鈰的顏色:純品是白色,市場上常見的往往因為含有雜質而呈現黃色、黃紅色、粉紅色、黃褐色等不同的顏色。
氧化鈰按照純度分為不同等級:低純 :純度不高于99%;高純:99.9%~99.99%;超高純99.999%以上。
氧化鈰按粒度分為:粗粉、微米級、亞微米級、納米級。
鈰屬于稀土元素,大部分的稀土元素呈現六方晶格的特點,呈現較強的延展性和韌性。鑒于此,氧化鈰在超硬樹脂填料中大多呈現拋光的效果。氧化鈰也是稀土拋光粉之一。
那么問題來了,氧化鈰和氧化鉻,誰的拋光效果更好?
第二:氧化鈰和氧化鉻拋光的對比
拋光效果上,通常情況下,氧化鉻在各類金屬材料中的拋光效果比氧化鈰好一些,而氧化鈰在玻璃、石英、陶瓷等很多非金屬材料中的拋光效果比氧化鉻好一些。
但是也要注意,這個是通常情況下的表現,也有一些特殊的時候。比如,有些實戰經驗表明:氧化鈰在磁性材料的拋光方面比氧化鉻的效果要好一些。各位使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有些小伙伴在使用氧化鉻和氧化鈰的時候提出一個問題:在超硬樹脂磨具填料中是不是填料的相對密度越大,壓制出來的磨具致密度越高,拋光效果越好?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填料密度越大,磨具致密度確實越高。比如你之前用的是氧化鉻,氧化鉻的密度是5.21 g/cm3,現在換成了氧化鈰,氧化鈰的密度是7.13g/cm3,磨具理論的總密度自然就變大了。
有人認為致密度越高,磨削過程中擠壓效果越明顯,磨削出來的產品外觀就會越好,拋光效果就越好。這種理解我本人不是很贊同。先不說看待磨具的拋光效果應該有一個完整的整體思路,單從加工對象上來說,不同的加工對象對應的效果就不一樣。比如,你分別拿添加氧化鈰和氧化鉻的超硬樹脂磨具加工玻璃和硬質合金,得出的拋光效果是不一樣的。
第三:氧化鈰在超硬樹脂磨具中的含量
都是拋光材料,氧化鈰跟其他材料不同的是它在超硬樹脂磨具中的含量要高一些。這個“高一些”可能還不能完全表示清楚,如果有標準的話,根據實際經驗來看,估計至少也是10個體積點以上才有比較好的拋光效果。在國外,很多用于磨削拋光玻璃的樹脂超硬磨具中,氧化鈰往往被添加到15-25個體積點之間。
有人說中醫的不傳之秘在于量,這點在超硬樹脂磨具填料中也同樣適用,后面我會單獨寫一篇關于此的文章。
第四:氧化鈰的選擇
前面幾點基本上看后就明白了,最后一點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卻是我認為最重要的。
如果你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氧化鈰的價格千差萬別,從幾元錢一公斤到大幾千一公斤,為啥會出現這么大的區別呢?
首先氧化鈰屬于稀土拋光粉,這個涉及到國際和國內大的商業環境的因素,在一些特殊時期,價格波動特別大。這是大的背景。
其次是氧化鈰的顏色、粒度、純度不同,價格也不同。如果要用于超硬樹脂磨具填料的話,粒度上一般要求比較細,這樣做出來的磨具拋光效果會好一些。粒度細一些的往往價格會貴一些。填料對于純度也有要求,但不是很高。工業上用的99.99%純度和99%純度區別不大。對于氧化鈰顏色,這個問題大家一定要看仔細,尤其是那種本身顏色比較深的,價格還很便宜的,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雜質,有些可能含有大量的氧化鐵。在這一點上,上當的人很多。
最后,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可以和氧化鑭之類的其他氧化物混合使用,拋光效果更佳。
總結:
氧化鈰,作為稀土拋光材料之一,應用于超硬樹脂磨具的填料,在玻璃、石英、陶瓷、磁性材料等材料的拋光上表現優異。因為要求添加量大和本身價格較高,造成使用成本較高,是超硬樹脂磨具填料中的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