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煉焦煤是焦炭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焦煤價格的大幅上揚必然支撐焦炭價格在較高的水平上運行。在已經簽訂的2005年合同中,澳大利亞出口的硬質主焦煤價格由2004年的55~57.5美元...
煉焦煤是焦炭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焦煤價格的大幅上揚必然支撐焦炭價格在較高的水平上運行。在已經簽訂的2005年合同中,澳大利亞出口的硬質主焦煤價格由2004年的55~57.5美元/t(FOB)飚升至125美元/t(FOB),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2003~2004年焦炭價格高漲的影響,同時,煉焦煤價格的大幅上漲,又會有力地支撐焦炭價格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澳大利亞對煉焦煤市場控制地位的加強也是導致焦煤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澳大利亞煉焦煤出口從1996年的7700萬t升至2004年的1.15億t,年均增長5.1%;焦煤價格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是位于第二、三位的煉焦煤出口國加拿大和美國在過去的10年間每年出口分別下降了3.2%和12.2%。
由于2003年和2004年焦炭供應量短缺,價格大幅上揚,世界主要鋼鐵企業一方面加強自有焦化廠的擴建和新建,并積極改進冶煉技術,以減少對外購焦炭的依賴;另一方面,尋找新的焦炭進口替代國,力圖降低對中國焦炭的依賴程度。
同時,世界焦炭市場的興旺,也促使波蘭、烏克蘭等國紛紛新建焦化項目,提高焦炭產量,增加焦炭的出口。目前,歐洲新建、擴建焦炭項目可新增焦炭產能500萬t以上。另據估計,2004~2008年,印度已知的焦炭產能增量為340萬t/a。這意味著國際市場對中國焦炭的依賴程度將會逐步降低,然而這些新增焦炭產能的實現尚需時日,短期內將無法改變國際焦炭供給的局面。
從焦炭生產來看,在過去10年間焦炭產量僅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長,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焦炭市場供應不足。而發達國家由于環保與市場原因,關閉了部分焦化廠,導致焦炭產量的下降。歐洲焦炭產量從1999年的6250萬t下降到2004年的5480萬t,同期北美焦炭產量由2600萬t降至2250萬t。
2004年我國出口焦炭1501萬t,居世界第一位。另外兩大主要的焦炭出口國是日本(2004年為215萬t)和波蘭(489萬t),但是這兩國的出口量從長期來看是下降的。除中國之外的其他焦炭出口國在2003年和2004年的出口總量,分別在1660萬t左右。顯然他們取代中國成為焦炭主要出口國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全球焦炭的供給仍將適度偏緊。盡管國際市場對中國焦炭的依賴程度會有所減弱,但中國焦炭在世界市場上的供給大國地位不會動搖。
今年國際市場對中國焦炭的需求將達到1400萬t左右,這意味著2005年焦炭出口證的發放和使用仍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國內焦炭產能的逐漸釋放,導致焦炭生產供大于求。為轉移國內市場的壓力,獲得焦炭出口配額的焦炭生產企業加大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中國焦炭出口量增價減。數據顯示,2005年1~4月,我國前10名焦炭出口企業中,有4家企業出口焦炭的數量增幅在135.51%~632.89%之間,許可證使用速度較快。
關于2006年中國是否會取消焦炭出口許可證制度,目前仍沒有確切消息。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我國取消出口許可證制度之前,必將制定出控制焦炭出口的替代方法。
綜上所述,在今年下半年,如果不出現重大政策調整,那么隨著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出口許可證再度緊張,以及受明年出口許可證制度的不確定等因素影響,國際焦炭市場將基本保持供需平衡,中國焦炭出口將繼續保持高位波動、小幅下滑的走勢,價格將穩定在210美元/t以上。另據預測,由于世界較大的焦煤生產國均已投巨資擴大其生產能力,最遲于2、3年后,國際焦煤價格將回落至60~120美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