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近期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4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工業生產實現較快增長。
據悉,在一季度,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制造業同比增長6.7%,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比上年四季度加快2.6個百分點,有明顯的加快趨勢。充電樁、3D打印設備、電子元件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1.7%、40.6%、39.5%。
高技術制造業是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制造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晴雨表之一。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深入推進,一批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我們看到近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在產品、技術創新上不斷取得突破,全產業鏈布局能力不斷提升,高端化、大型化、智能化設備加快推出。在這些漂亮的數據背后,卻有著眾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創新與努力。上海橄欖精密工具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印鵬,就是這樣一位“幕后英雄”。
在半導體行業,砂輪的制造精度直接關系到芯片加工的精度和質量。砂輪作為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耗材,其主要作用是對硅片進行切割、磨削和拋光,以達到所需的尺寸和表面光潔度。在芯片制造過程中,砂輪的精度和質量直接影響到硅片的平整度、表面質量和邊緣輪廓,進而影響到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然而,傳統的砂輪制造工藝并不適用于這種高精密度的需求。首先,砂輪的材料選擇至關重要。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和耐磨性,需要根據硅片的材質和加工要求進行選擇。其次,配方比例的調整也是一項關鍵任務。合理的配方可以使砂輪在加工過程中保持穩定的磨損性能,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此外,制作工藝的優化也是必不可少的。高精尖砂輪的制作需要精確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如燒結溫度、壓力和時間等,以確保砂輪的整體性能達到預期目標。
如何在國內打造出與國際先進水平媲美甚至超越的高精尖砂輪?成了擺在印鵬面前最重要的問題。關鍵時刻,印鵬帶領團隊迎難而上,通過三年的聯合研發,成功攻克了粗磨合精磨的技術難題,實現了0.002mm的加工精度,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的空白,并達到了國際先進技術水平。
為了滿足半導體行業對砂輪品質的極高要求,印鵬創新地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的工藝措施。他們在飛羽壓機上進行等離子燒結,采用了邊加熱邊加壓的壓制工藝,并采用氮氣作為氣氛保護,從而有效保證了產品的強度和均勻度。解決了器材問題,印鵬帶領團隊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印鵬獨創設計了特殊的夾具和刀具,使得精加工的精度達到了0.005mm,在行業中排行第一。
在砂輪的修整環節,印鵬引導團隊摒棄了傳統的磨床修整方法,轉而采用了EDM精密修整技術,并經過七百多個日日夜夜的不斷摸索和實驗,最終成功實現了加工尺寸精度在0.005mm以內,達到了進口水平。這一創新不僅提高了效率,還提升了砂輪的修整精度,并能處理異形砂輪。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印鵬帶領團隊生產的國產砂輪以其卓越的耐用性和可靠性,顯著提升了產品的性能標準。這些砂輪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驚人的耐久力:單片砂輪能夠持續磨削高達兩萬片硅片,檢測率達到99.9%,退貨率為0,穩定性高,供貨周期短,這些都遠超日本同類產品。這些成就不僅為國內半導體行業提供了自給自足的解決方案,還實現了產品的出口海外,展現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也正是因為有印鵬這些默默無聞的“幕后英雄”,日復一日地在細節上下功夫,通過材料創新、工藝優化和技術研發,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力,從而推動了中國高精尖砂輪制造水平的發展,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自主創新和產業鏈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