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產業是咸寧通城的支柱產業,也是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近年來,通城縣通過做強龍頭,不斷完善產業鏈、供應鏈,拿下全國六成市場份額。
通城縣的石南鎮又被稱為“中國砂布小鎮”。這兩天,當地這家研磨企業今年新上的生產線,正在進行設備調試。
要靠我們自己去摸索,比如說這個崗位怎么操作方便,怎么去改動。
鼎通公司主要生產砂帶砂布,用于零件的加工、磨削和整形。去年,公司第一條新生產線建好后,由于缺少技術人員,生產一度陷入困境。于是,鼎通公司向同城行業老大哥——玉立砂帶集團請求技術支持。技術員王強來了之后,問題很快就迎刃而解。
湖北鼎通研磨科技有限公司砂帶車間主任 王強:整個產業大家相互扶持。要把這條線跑順暢,可能要幾年吧。
像王強這樣的技術骨干,玉立砂帶集團已經外借了六七人。
湖北玉立砂帶集團總經理 熊彬
從原材料生產到智能制造,到終端產品加工這一條龍,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我們也提倡互利共贏、抱團發展。
這樣的上下游協同合作,得益于通城正在進行的研磨行業“回歸工程”,依托玉立集團、豐普磨具等龍頭企業,吸引通城籍企業回歸,建設占地240余畝的研磨產業園,并在廠房租金、稅收方面給予“一企一策”的支持。目前,已經有40多家上下游企業落戶通城。最近正忙著把工廠搬進園區的謝建飛,就是其中一家企業的負責人。
原材料定料我今天定,他可能明天就送到了,時間上在外面沒法比的,運費也省了,產品生產成本更低,競爭力會更強。
目前,通城縣有研磨企業80余家,全產業鏈年產值將近30億元,產品市場份額占全國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