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時代的關稅大棒尚未揮落之前,反傾銷稅的嚴厲打擊已率先而至。近期,環氧樹脂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國商務部于11月7日正式宣布,對從中國、印度、韓國、泰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進口的環氧樹脂進行反傾銷初步裁定。其中,中國生產商/出口商的傾銷幅度被初步裁定為驚人的354.99%(抵扣補貼后的實際保證金率為344.45%)。
這一數字遠高于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裁定,如印度為12.01%—15.68%,韓國為16.02%—24.65%,泰國為5.59%,中國臺灣地區為9.43%—20.61%。前后形成了鮮明且極端的對比。344.45%這一數字,意味著我國環氧樹脂產品在美國市場上將承受前所未有的價格壓力,幾乎等同于對其成本價進行了數倍的加成。如此懸殊的待遇,不禁讓人質疑其中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趣涂料(趣涂網)資料顯示,環氧樹脂作為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多個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尤其是粉末涂料行業。此次高額反傾銷稅的裁定,無疑將對中國的環氧樹脂行業以及下游的粉末涂料產業產生深遠影響。
中國目前是全球環氧樹脂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年產能高達600萬噸左右,且在建產能仍有100萬噸。然而,國內需求并不足以完全消化這些產能,出口成為了緩解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美國作為重要的國際貿易伙伴,其反傾銷稅的裁定無疑將給中國的環氧樹脂出口帶來巨大壓力。
更為嚴重的是,此次反傾銷稅的裁定并非孤立事件。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正在醞釀一項可能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的法案。一旦這一法案獲得通過,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關稅稅率將大幅提升,這將進一步削弱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對中國的出口貿易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對于下游的粉末涂料行業來說,環氧樹脂的供應穩定性和價格都是關鍵因素。如果環氧樹脂的出口受到嚴重限制,國內粉末涂料生產商可能會面臨上游企業降產能和有意提價彌補利潤的雙重壓力。這不僅會增加生產成本,還可能影響產品的質量和交貨期,進而對整個粉末涂料行業的競爭力產生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國之外,印度也對中國的環氧氯丙烷(環氧樹脂的一種原料)征收了反傾銷稅。
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11月11日,印度財政部稅收局發布第24/2024-Customs(ADD)號通報稱,接受印度商工部于2024年8月14日對原產于或進口自中國、韓國和泰國的環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作出的反傾銷肯定性終裁,決定對上述國家的涉案產品征收為期5年的反傾銷稅,分別為:中國0—216美元/噸,泰國298—327美元/噸,韓國274—557美元/噸。
這一連串的貿易壁壘和摩擦,無疑將加劇全球環氧樹脂市場的動蕩和不確定性。面對高額反傾銷稅的重壓,業內企業更應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將挑戰視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的契機。
同時我們也應意識到,依賴傳統出口模式已難以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業內企業應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提升產品質量與性能,以滿足國內外市場對高品質、環保型粉末涂料的需求。另一方面,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減少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構建多元化、穩定化的出口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