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首飾見得多,但“生長”紅寶石你聽過嗎?通過焰熔法合成,只要6小時就能在內蒙古通遼市生長出來。
通遼寶多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人工紅藍寶石培育的創新型新材料企業。2024年5月,總投資2億元、年產150噸紅藍寶石及18噸功能晶體項目落戶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來到寶多多的生產車間內,一排排企業自主研發的結晶爐設備高效運轉。兩排機器中間的工作臺上,一個個整齊擺放、形狀頗似“燭臺”的物件引人好奇。
“這是紅寶石的‘種子’(寶石晶種),將其放入結晶爐后點火開機,使用氫氧氣燃燒,爐內的下料系統不斷灑下生長寶石的原料,在燃燒系統2050℃的高溫下,原料經過高溫慢慢熔化在晶種上,晶種慢慢結晶向上生長,歷經5小時的高溫煉造,最終‘長’成柱狀、通體透亮的合成紅寶石原料,即紅色剛玉晶體,再有1個小時的降溫,寶石就能出爐了,這就是人造紅寶石的生長過程。藍寶石的生長時間會更長,價格也相對更高一些。這些原料經過專業切割、鑲嵌加工后,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首飾。”生產負責人葛建國指著燭臺上一個暗紅色的小小長方體認真講解人工合成寶石的生長原理,介紹公司自主研發的結晶爐。
正在工作的結晶爐溫度非常高,葛建國透過一個小窗口,用陪伴他多年的觀察鏡查看紅寶石的長勢,他從事這個行業已三十多年。葛建國介紹,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已投產試運行,全部投產后年產150噸合成剛玉及尖晶石,年產值達7000萬元。項目二期年產18噸高端功能晶體,年產值達3600萬元。
在包裝車間,兩名女工在質檢臺前借助燈光檢查紅寶石的質量,檢查無誤后,按不同等級將紅寶石裝入2KG的包裝盒中,待產品達到一定數量即被發走。
人工合成紅藍寶石硬度極高、耐撞耐磨、透光性好,經過加工后形成的晶棒和晶片,廣泛應用于珠寶、半導體、化工、航空航天、醫療等多個領域。企業已培育剛玉、尖晶等多個系列、幾十個不同顏色的寶石品種,主要提供給廣西梧州的寶石商城。
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資源豐富,企業間聯系緊密,特別是在氣體供應方面,寶多多將金煤化工生產產品的副產品氫氣提純后,再次利用起來生產晶體,達到互利共贏。
該項目不僅為開發區人工寶石材料產業領域帶來零的突破,也為區域新材料產業升級注入了動能。目前,該項目廠房設備安裝數量還將繼續增加。
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不斷推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提檔升級,初步構建了產業集群化、產業鏈較為完備、產業配套齊全的發展格局。今年,通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圍繞儲能裝備制造、硅基新材料、低空經濟、綠色算力等領域超前謀劃一批特色、新興產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