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二五”開局,建設項目增多,同時“十一五”末因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而放緩的項目近期有一定的釋放,另外第三產業以及居民用電加速增長,導致市場對電力需求量加大。而另一方面,電煤價格高企,...
“十二五”開局,建設項目增多,同時“十一五”末因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而放緩的項目近期有一定的釋放,另外第三產業以及居民用電加速增長,導致市場對電力需求量加大。而另一方面,電煤價格高企,電廠成本壓力加大,全國火電廠紛紛報虧,發電積極性不高。電煤短缺,煤電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終于誘發了“電荒”提前蔓延。 面對“電荒”,政府、企業和社會都在尋找破解之道。從短期來看,需要政府千方百計加大電煤供應,科學管理和調配好電力供應,保證企業和社會的正常用電要求;企業則需要主動了解和配合電力部門的“削峰填谷”措施,另一方面加強企業內部用電管理,深挖節電降耗潛力,盡可能降低電力短缺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但是,從根本上破解“年年電荒”的怪圈,還需要從理順煤電機制入手。長期以來,我國市場煤與計劃電的矛盾持續,不從根本上理順煤電價格形成機制,“電荒”就必然會一再出現。同時,必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府加大力度淘汰落后產能,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導向的企業實施差別電價,也是行之有效的政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