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立于1950年的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中國五礦”),是以金屬、礦產品的開發、生產、貿易和綜合服務為主,兼營金融、房地產、物流業務,進行全球化經營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1992年,...
成立于1950年的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下稱“中國五礦”),是以金屬、礦產品的開發、生產、貿易和綜合服務為主,兼營金融、房地產、物流業務,進行全球化經營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1992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55家企業集團試點和7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單位之一。1999年,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被列入由中央管理的44家國有重要骨干企業。2007年,中國五礦銷售收入比2006年增長16%,達到218億美元;利潤比2006年翻一番,達到了70億元人民幣。2008年前三個季度,中國五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85億元,同比凈增加424.8億元,增長40.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3.22億元,同比凈增加23.7億元,增長59.8%。在國資委對中央企業第一任期業績考核中,中國五礦獲得了雙A:一個是06年當年的,另一個是04至06年三年的。在2007年度中央企業業績考核中再次被評為A級企業,排名上升至第20位,并成為經濟增加值改善較快的前十家中央企業之一。公司在2007年進入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2008年排名躍升至412位。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經營的產品和物資涉及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廣泛應用在國家經濟建設的眾多領域,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卓著貢獻。公司從成立之日起,一直到1978年,作為國家五金礦產領域進出口貿易的主渠道,在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對我封鎖、保證國家建設急需物資進口、為國家經濟振興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公司一家的年進出口額曾占到全國進出口總額的近四分之一。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五礦適應市場變化、充分發揮優勢、戰勝各種挑戰,努力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使企業煥發了勃勃生機。
在經營方向上,公司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和戰略轉型的深入推進。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作為傳統外貿企業的中國五礦的壟斷優勢逐漸消失。面對嚴峻的客觀挑戰,中國五礦的管理層開始探索企業新的發展方向。從1999年開始,中國五礦成立發展戰略委員會,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制定了集團完整的發展戰略體系。在2005年初,根據內外形式的變化,中國五礦適時將發展戰略調整為:“以貿易為基礎,集約多元,充分發展營銷網絡,以客戶為中心,依托資源,積極提供增值服務,使中國五礦成為提供全球化優質服務的金屬和礦產企業集團”。目前,中國五礦已經發展成為內外貿并舉、生產和流通并重的上中下游一體化資源型企業,形成了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金融、房地產和物流五大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
在經營實踐中,中國五礦以新戰略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深化戰略轉型,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屬礦業集團為發展目標,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強化資源的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中國五礦通過業務創新轉變增長方式,做強主業為推進企業的戰略轉型打下堅實基礎;中國五礦有效整合國內優勢金屬礦產資源,提高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中國五礦積極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參與開發國際重要金屬礦產資源,中國五礦切實發揮資本的杠桿作用,推動產業和資本的有效融合。“十五”期間,集團公司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3.5%,經營額增長了3.8倍,利潤增長了6.3倍。這是公司成立50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
在企業管理上,中國五礦扎實強化企業管控機制,提升企業的管理和應變能力。中國五礦積極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重大決策通過專門委員會;中國五礦建立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有效防范經營風險;中國五礦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提高資金運作監控水平;中國五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中國五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積極推進ERP建設,為構建集團公司管控體系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在社會責任方面,中國五礦在培育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的同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加全國定點扶貧工作,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向希望工程、抗擊冰雪災害、環境保護、申辦奧運和申辦世博會提供捐款和有益的贊助活動。2005年至2007年,公司向受自然災害的南方多個省份累計捐款超過一千萬元,集團公司本部捐助對口幫扶地區548.1萬元人民幣。2008年為南方冰雪災害地區捐款300萬元,向地震災區捐助現金4000萬元,向殘奧會捐獻100萬元。2007年,公司被授予“全國最具責任感企業”稱號。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風雨洗禮,通過自身面向市場,培育核心競爭力,中國五礦已然發生了三個轉變,從過去計劃色彩濃厚的傳統國有企業,轉變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自主經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從昔日單純的進出口貿易公司,轉變為以貿易為基礎、以資源為依托、上下游一體化的跨國公司;從單純從事產品經營的企業,轉變為產融結合的資產經營集團。
作為一個快速轉型的資源型企業,中國五礦在關鍵資源獲取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公司已擁有7 億噸鐵礦、45 萬噸鎢、80 萬噸鉛鋅、3 億噸焦煤、1,000 萬噸銅、1.5 億噸鋁釩土的資源儲備量,同時具備600萬噸鐵礦、300萬噸粗鋼、200萬噸鋼、90萬噸氧化鋁和5萬噸銅的年生產能力。在資源供應方面,中國五礦達到年供應鋼鐵 2,000 萬噸,焦炭 200 萬噸,煤炭 500 萬噸,銅 15 萬噸,氧化鋁 100 多萬噸。中國五礦目前擁有全球化的營銷網絡,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設有45家海外企業,全球金屬購銷能力超過4000萬噸,境外礦業投資累計超過10億美元,構建了全球資源供應保障體系和營銷網絡服務體系。
未來,中國五礦致力于打造擁有完善功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金屬礦產企業集團,成為領先的礦產資源開發商、優勢金屬生產商、產業綜合服務商;力爭到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人民幣,利潤80億元人民幣,打造一個新五礦,為最終成為國際領先的金屬礦產企業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經營的產品和物資涉及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廣泛應用在國家經濟建設的眾多領域,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卓著貢獻。公司從成立之日起,一直到1978年,作為國家五金礦產領域進出口貿易的主渠道,在打破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對我封鎖、保證國家建設急需物資進口、為國家經濟振興服務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公司一家的年進出口額曾占到全國進出口總額的近四分之一。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五礦適應市場變化、充分發揮優勢、戰勝各種挑戰,努力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使企業煥發了勃勃生機。
在經營方向上,公司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和戰略轉型的深入推進。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作為傳統外貿企業的中國五礦的壟斷優勢逐漸消失。面對嚴峻的客觀挑戰,中國五礦的管理層開始探索企業新的發展方向。從1999年開始,中國五礦成立發展戰略委員會,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制定了集團完整的發展戰略體系。在2005年初,根據內外形式的變化,中國五礦適時將發展戰略調整為:“以貿易為基礎,集約多元,充分發展營銷網絡,以客戶為中心,依托資源,積極提供增值服務,使中國五礦成為提供全球化優質服務的金屬和礦產企業集團”。目前,中國五礦已經發展成為內外貿并舉、生產和流通并重的上中下游一體化資源型企業,形成了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金融、房地產和物流五大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
在經營實踐中,中國五礦以新戰略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深化戰略轉型,以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屬礦業集團為發展目標,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強化資源的控制能力和保障能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中國五礦通過業務創新轉變增長方式,做強主業為推進企業的戰略轉型打下堅實基礎;中國五礦有效整合國內優勢金屬礦產資源,提高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中國五礦積極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參與開發國際重要金屬礦產資源,中國五礦切實發揮資本的杠桿作用,推動產業和資本的有效融合。“十五”期間,集團公司年平均增長速度為33.5%,經營額增長了3.8倍,利潤增長了6.3倍。這是公司成立50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
在企業管理上,中國五礦扎實強化企業管控機制,提升企業的管理和應變能力。中國五礦積極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重大決策通過專門委員會;中國五礦建立風險管理的長效機制,有效防范經營風險;中國五礦實行財務集中統一管理,提高資金運作監控水平;中國五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中國五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積極推進ERP建設,為構建集團公司管控體系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在社會責任方面,中國五礦在培育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增強企業凝聚力的同時,不忘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加全國定點扶貧工作,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向希望工程、抗擊冰雪災害、環境保護、申辦奧運和申辦世博會提供捐款和有益的贊助活動。2005年至2007年,公司向受自然災害的南方多個省份累計捐款超過一千萬元,集團公司本部捐助對口幫扶地區548.1萬元人民幣。2008年為南方冰雪災害地區捐款300萬元,向地震災區捐助現金4000萬元,向殘奧會捐獻100萬元。2007年,公司被授予“全國最具責任感企業”稱號。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風雨洗禮,通過自身面向市場,培育核心競爭力,中國五礦已然發生了三個轉變,從過去計劃色彩濃厚的傳統國有企業,轉變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自主經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從昔日單純的進出口貿易公司,轉變為以貿易為基礎、以資源為依托、上下游一體化的跨國公司;從單純從事產品經營的企業,轉變為產融結合的資產經營集團。
作為一個快速轉型的資源型企業,中國五礦在關鍵資源獲取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公司已擁有7 億噸鐵礦、45 萬噸鎢、80 萬噸鉛鋅、3 億噸焦煤、1,000 萬噸銅、1.5 億噸鋁釩土的資源儲備量,同時具備600萬噸鐵礦、300萬噸粗鋼、200萬噸鋼、90萬噸氧化鋁和5萬噸銅的年生產能力。在資源供應方面,中國五礦達到年供應鋼鐵 2,000 萬噸,焦炭 200 萬噸,煤炭 500 萬噸,銅 15 萬噸,氧化鋁 100 多萬噸。中國五礦目前擁有全球化的營銷網絡,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設有45家海外企業,全球金屬購銷能力超過4000萬噸,境外礦業投資累計超過10億美元,構建了全球資源供應保障體系和營銷網絡服務體系。
未來,中國五礦致力于打造擁有完善功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金屬礦產企業集團,成為領先的礦產資源開發商、優勢金屬生產商、產業綜合服務商;力爭到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人民幣,利潤80億元人民幣,打造一個新五礦,為最終成為國際領先的金屬礦產企業集團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中國五礦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