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7月14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長賈銀松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業將加快兼并重組,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
在7月14日召開的第三屆中國鋼鐵企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司長賈銀松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業將加快兼并重組,支持優勢大型鋼鐵企業開展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并鼓勵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推動本地區鋼鐵企業的兼并重組。
“淘汰落后產能應該與兼并重組結合起來。”賈銀松表示,我國將徹底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同時要加大產業集中度,前十家產業集中度提高到60%以上。
根據7月11日工信部發布的2011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煉鐵淘汰落后產能3122萬噸、涉及96家企業;煉鋼2794萬噸、涉及58家企業。名單中包括了濟南鋼鐵(600022,股吧)、新興鑄管(000778,股吧)、廣鋼股份(600894,股吧)、重慶鋼鐵(601005,股吧)等多家上市鋼企。
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首席分析師、原常務副秘書長李世俊指出,淘汰落后產能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等量置換的存在,淘汰落后對于總量的影響不大,主要是對結構的調整。總體而言,淘汰落后應該與市場發展結構相適應。
李世俊認為,上半年我國鋼鐵業的發展不盡如人意,下半年可能會更加嚴峻。因此,鋼企應該關注工業升級和下游用戶的結構轉變步伐。他建議,未來中國鋼企應該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實現技術差異、區域差異、服務差異、產業鏈差異和專業化差異。
對于鋼鐵上游的鐵礦石市場的未來發展,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秘書長楊家聲指出,2015年全國鐵礦石原礦產量目標達到15億噸,自產鐵精礦供給能力由現在占總需求量不足40%,提高到45%左右。進口海外鐵礦資源中,我國權益礦在進口總量中所占比例由現在的10%左右,提高到50%以上。“十二五”期間要逐步建立鐵礦石資源戰略保障體系,加大對西部地區的鐵礦石資源勘探開發力度。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