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獲悉,四川省辦公廳發布了《四川省現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設規劃(2009-2012年)》(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稱,為順應現代加工制造業產業集群化時代潮流,基地建設主要依托成...
日前獲悉,四川省辦公廳發布了《四川省現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設規劃(2009-2012年)》(以下簡稱《規劃》),該《規劃》稱,為順應現代加工制造業產業集群化時代潮流,基地建設主要依托成都經濟區和川南經濟區集中布局。成都平原經濟區側重發展大型發電設備、冶金化工成套設備、機車車輛、工程機械、石油天然氣成套設備、環保成套設備、汽車制造等,川南經濟區側重發展電站設備、環保裝備、大型鍋爐、工程機械等,重點培育德陽重大裝備產業集群、成都汽車產業集群、資陽和眉山機車車輛產業集群、瀘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和自貢數控機床產業集群5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力爭2012產業增加值達1800億
《規劃》稱,2008年,四川省現代加工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33.5億元。四川省在重大裝備制造方面的優勢較為突出,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方面的優勢也逐步增強。按主營業務收入在全國各省、區、市的位次,汽輪機和鍋爐的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1位,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的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2位,石油鉆采設備和冶金專用設備的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4位,工程機械的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5位。產業集群快速發展。德陽發電設備和冶金化工成套設備、廣漢石油鉆采設備、自貢鍋爐和數控機床、資陽機車、眉山車輛、成都汽車、瀘州工程機械等產業集群基本形成,顯著增強了市場競爭能力。但存在著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國際市場開拓較差、產業組織水平較低、大件運輸困難等問題。
《規劃》稱,四川將以重大裝備制造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為重點,形成優勢明顯、布局合理的現代產業體系,建成國內一流和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現代加工制造產業基地。到2012年,力爭現代加工制造產業增加值達到1800億元,年均增長25%;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形成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的產業集群2個(發電設備、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億元的產業集群2個(工程機械、石油鉆采設備),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3個(機車車輛、數控設備、環保裝備);形成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集團)5戶(東方電氣、二重、成飛、宏華、神鋼),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億元的企業(集團)15戶;主要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20%以上,在全國同業市場占有率居前3名的企業(集團)達到20個;重點企業研發費用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5%,新產品產值率達到50%。2009-2012年全省現代加工制造業實施重點項目77個,項目總投資約475億元。其分年度建設時序為:2009年,完工項目總數27個,項目投資總額118億元。2010年,完工項目總數27個,項目投資總額94億元。2011年,完工項目總數14個,項目投資總額75億元。2012年,完工項目總數9個,項目投資總額188億元。
重點培育5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而《規劃》重點培育以下5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一是德陽重大裝備產業集群。以二重、東汽、東電、宏華等重點大型企業為核心,加強與東鍋、四川鍋爐、核動力院、西南電力設計院、812廠、西南化機、三洲川化機等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協作,重點發展各種大型清潔高效的火、水、核、氣、風發電裝備,大型冶金連鑄連軋鍛壓成套設備及涂鍍層加工成套設備,大型石油、煤炭化工成套設備,大型陸上和海洋石油工程裝備,以及重大裝備所需的大型鑄、鍛件等產品,逐步完善大型發電成套設備產品鏈和以大型冶金化工成套設備為代表的重型機械設備產品鏈。到2012年,集群年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逐步發展成為創新和制造能力強、擁有核心技術、特色鮮明、國內名列前茅、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級重大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地。
二是成都汽車產業集群。以一汽大眾、一汽豐田、一汽客車、成都客車、吉利成都高原汽車等重點優勢企業為基礎,積極主動承接國際國內汽車制造產業轉移,加強成都與綿陽、資陽、內江、南充、廣安等地及成渝汽車走廊中汽車關鍵零配件中堅企業的協作配套,重點發展客車、轎車和越野車,逐步完善汽車及零部件產品鏈。到2012年,形成年產轎車30萬輛、貨車20萬輛、客車2萬輛、越野車1萬輛的生產能力,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逐步發展成為集聚水平高、競爭力強的中西部重要汽車制造基地。
三是資陽和眉山機車車輛產業集群。以資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眉山車輛廠等核心企業為龍頭,加強與成都機車車輛廠、成都飛機公司、西南交大、鐵二院、中鐵二局等重點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合作,重點發展鐵路重載、高速機車車輛和大功率柴油機,城市軌道車輛中的地鐵、輕軌車輛等產品,逐步完善機車車輛產品鏈。到2012年,集群的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逐步發展成為以鐵路機車為主導、"產、學、研"結合優勢突出、國際有影響、國內一流、西部第一的機車車輛制造產業集聚地。
四是瀘州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依托瀘州工程液壓技術和工程機械制造業基礎,建設培育以瀘州為主的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集群。以長起公司、邦力重機、長液公司、長江機械等骨干企業為龍頭,加強與二重集團、成都神鋼集團、四川建機公司、新筑路橋公司等重點企業的協作,重點開發生產全斷面掘進機、大型液壓挖掘機、大噸位輪式裝載機、系列汽車起重機以及靜液壓式中小噸位和多功能裝載機等產品,逐步完善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設備產品鏈。到2012年,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逐步發展成為專業化水平較高、特色鮮明、國內一流的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集聚地。
五是自貢數控機床產業集群。以自貢長征機床等骨干企業為核心,加強與成都量具刃具、自貢硬質合金、西南自動化研究所、四川大學、電子科大等企業和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合作協作,重點研制大型、精密、高速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及功能部件,不斷掌握高端數控裝備和數控系統核心技術,完善數控技術及設備產品鏈。到2012年,集群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億元。逐步發展成為擁有較強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特色突出的數控機床制造產業集聚地。
為此,《規劃》推出了強化資金保障,完善投融資體系。鼓勵各金融機構采取銀團貸款、混合貸款、委托理財、融資租賃、股權信托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基地建設的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改制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等方式直接融資。發揮省相關專業投資公司的平臺作用,廣泛吸引民間資金、企業投資、社會其他資金等投入現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設。建立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解決配套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爭取國家支持。落實配套資金,爭取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專項資金扶持。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省、市級財政積極配套)通過貼息、補貼、注入資本金等方式,對我省大型裝備制造企業給予支持。鼓勵出口企業爭取國家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專項資金、出口產品研發資金和政策性軟貸款。
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