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磨料磨具網】8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今年7月1日前后核準的光伏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1.15元和1元。市場期待國內...
【中國磨料磨具網】8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今年7月1日前后核準的光伏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1.15元和1元。市場期待國內市場能及時啟動,而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出臺,被認為是我國光伏產業的重大利好,有利于扭轉我國太陽能產業過度依賴海外市場的現狀。
歐洲政策迫使國內光伏上網電價出臺提速
由于歐洲光伏市場暫時出現了一些不確定因素,使得嚴重依賴出口的我國光伏制造業陷入了低谷。“加快國內市場發展”的呼聲也日益高企。而要加快國內光伏市場發展,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上網電價。
由于此前光伏發電成本過高,我國一直沒有出臺光伏發電的上網電價。這也令國內光伏市場啟動成為空談。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上游原材料和組件價格的大幅下跌,光伏發電成本也大幅下降,為國家制定光伏上網標桿電價創造了條件。
價格倒閉機制或連鎖反應波及碳化硅
業界此前普遍預期,標桿電價出臺的時間應該在2012年或者是2013年。因此,今年8月1日發改委明確標桿電價,被業界解讀為重大利好,表明國家在加快推動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
在標桿電價出臺之前,光伏電場一般都是以成本價格為依據,與電網及地方政府談入網問題,博弈主要集中在政府的補貼上。中國光伏制造業的主要市場在歐洲,特別是集中在德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然而,由于德國、意大利等國家不斷消減對光伏的補貼,極大地打壓了市場需求。今年二季度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價格的暴跌,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經過此輪價格大跌,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價格區間都下移了。盡管6月底以來來自歐洲的訂單有所恢復,但是他們把價格壓得很低。
此次標桿電價的出臺,明確了上網端價格,而且為了推動產業發展,上網價定得較低,接近成本價。發電企業要確保自己的盈利空間,必須用價格倒逼機制,按照標桿電價確定上游光伏電池采購價格,而光伏電池生產商或迫使切割刃料供應商的綠碳化硅企業壓低價格,引發價格倒逼機制連鎖反應。因此,標桿電價的出臺不但難以扮演“救命稻草”的角色,甚至有可能加重綠碳化硅行業目前的困境,加速一些企業被兼并或者直接淘汰出局的進程。對于綠碳化硅企業來說,那些具有規模優勢的大廠還能勉強接受,但那些成本較高的中小型企業,低的價格根本就無法接受,不得不停產,借機進行設備檢修。
此外,碳化硅行業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近年來綠碳化硅在磨料磨具幾個主要產品類別中的產能增幅是最顯著的,而且是急速的擴張,供大于求的問題已凸顯,一些打算擴產的內行企業、急于涉足綠碳化硅的外行人士不得不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