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紹了20世紀80—90年代耐火泥漿的標準化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對耐火泥漿的性能要求為出發點,從耐火泥漿的化學組成,物理性能,使用性能和施工性能等方面闡述了新型耐火泥漿的性能...
介紹了20世紀80—90年代耐火泥漿的標準化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對耐火泥漿的性能要求為出發點,從耐火泥漿的化學組成,物理性能,使用性能和施工性能等方面闡述了新型耐火泥漿的性能設計。在設計耐火泥漿的化學組成時,從耐火磚的化學組成,砌體的工作環境以及添加劑的種類和數量對其耐火性能的影響三方面考慮。要使耐火泥漿在高溫狀態下達到規定的使用效果,就要以化學性能為基礎,以施工性能為保障,以高溫物理性能為目的,設計出具有最佳綜合性能的新型耐火泥漿。同時還闡述了新型耐火泥漿的生產工藝設計,工藝流程和生產方法,包括耐火粉料的制備,添加劑的制備和成品的制備。 國外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開始對耐火泥漿進行研究,而我國到了20世紀80年代,仍對耐火泥漿的研制與生產不夠重視:設計配方時,往往只考慮其化學組成,很少考慮其施工性能,由于泥漿的施工性能差,磚縫不飽滿,嚴重影響砌體的質量;所謂生產,就是將耐火熟料或廢耐火磚制成粉料,添加15%--35%的生粘土,再加水攪拌成合適稠度的漿料。
20世紀70年代,在武鋼一米七軋機及寶鋼一期窯爐的施工中,大量進口了多種耐火泥漿的研制,生產,應用和檢測積累了豐富的技術資料的經驗,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發展,此項工作也逐漸被重視,但與實際要求還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