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合金材料對加工性能的影響:
1.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所形成的切屑類型,與材料成分、零件形狀、合金狀態及進給速度等因素相關。當采用單刃刀具進行鎂合金的車、鏜、刨、銑時,所產生的切屑可以分為3大類:1)在大進給量下形成粗大和斷屑良好的切屑;2)在中等進給量下形成長度短和斷屑良好的切屑;3)在小進給量下形成長而卷曲的切屑。
2. 由于鎂的比熱高、導熱性良好,摩擦產生的熱量會迅速地擴散到零件的各個部分,因此對鎂合金進行切削加工時并不會產生較高的溫度。但是,在高切削速度和大進給量的情況下,零件所產生的熱量也是相當高的,很可能因為溫度過高而發生扭曲變形。
3. 如果對成品零件的尺寸公差要求比較嚴格,則在設計中必須考慮到鎂的熱膨脹系數這一影響因素。如果在上述加工條件下產生了相當多的熱量,則很可能會影響到零件的加工精度。鎂的熱膨脹系數略高于鋁,明顯高于鋼,在20~200℃范圍內為27.4μm/m℃。
4.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鎂合金零件很少發生因為冷變形引起的扭曲變形或翹曲。但刀具太鈍、進給速度太慢以及刀具在加工過程中有停頓等不利因素時,也可能造成扭曲變形或翹曲。
刀具對鎂合金零件機械加工的影響:
1. 加工鎂合金的刀具材料的選擇取決于所需完成的機加工作量。小批量加工時,一般使用壽命特別長的普通碳鋼刀具;大批量加工時,通常優先選用鑲嵌硬質合金的刀具;當加工批量大和公差要求很嚴時,可以使用成本較高的鑲金剛石刀頭來省去繁瑣的復位補償調整工作。
2. 加工鋼和鋁的刀具通常也適合于鎂合金的加工。但是,由于鎂的切削力小,熱容量也相當低,故其加工刀具應當具有較大的外后角、較大的走屑空隙、較少的刀刃數和較小的前角。另外,保證刀具的各個表面很平滑也是十分重要的。
3. 對鎂合金進行機械加工的一條重要原則是,應當使刀具保持盡可能高的鋒利和光滑程度,必須沒有劃傷、毛剌和卷刃。如果刀具切削過其他金屬,即使切削角沒有改變,也應進行重新刃磨和珩磨。
4. 刀具初磨可采用中等粒度的砂輪,然后使用精細粒度的砂輪進行刃磨,并在必要時再用細油石或超細油石進行手工珩磨。對于高速鋼刀具,采用100目的氧化鋁砂輪進行精磨即可獲得滿意的效果;對于刃磨鑲嵌硬質合金的刀具,一般采用320目的碳化硅砂輪或200~300目的金剛石砂輪。
切削液對機械加工的影響:
1. 切削液有兩大功能即冷卻和潤滑。由于鎂的散熱速度很快,可使被加工表面保持在較低的溫度水平上,此外鎂的易切削性使其不易與鋼發生膠合,切削加工時一般不需要潤滑。
2. 加工鎂合金零件時,無論用高速或低速的切削速度,用或不用切削液,都可以獲得平滑的加工表面,而使用切削液主要是為了冷卻工件,盡可能減少零件發生扭曲變形及切屑著火的可能性。因此,在鎂合金零件的機械加工中,切削液一般被稱作冷卻液。在生產批量很大時,冷卻液是延長刀具壽命的因素之一。
3. 冷卻液一般使用的是礦物油。礦物密封油和煤油已被成功地用作鎂合金加工的冷卻液。為了達到更好的冷卻效果,切削油應當具有較低的粘度。為了防止鎂合金零件腐蝕,切削液中的游離酸含量應低于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