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能源汽車產業最近利好不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有望近期出臺。該規劃的起草者之一、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10月的全球汽車論壇期間透露,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年內出臺的希...
新能源汽車產業最近利好不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有望近期出臺。該規劃的起草者之一、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10月的全球汽車論壇期間透露,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年內出臺的希望很大。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項目課題負責人林程也透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預計出臺會很快。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一攬子扶持政策一旦出臺,必將在市場再度掀起一波新能源汽車的熱潮。我們仔細考察各個相關產業環節,由于所處的行業位置差異較大,不同產業鏈的獲益程度相差頗多。基本上產業獲益的排序是電池、電機、電站等零部件和配套部門最優,整車廠商次之,上游的原材料領域再次。
在電動汽車時代,一輛汽車近90%的制造成本將花在零部件環節,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于車用動力電池。目前眾多企業紛紛加入爭奪車用鋰電池的大軍中。成飛集成擬募資10億用于增資控股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振華科技擬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中信國安與日本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就碳酸鋰及鋰鹽系列的下游產品,包括動力源、當升科技、贛鋒鋰業、江特電機等都涉及鋰電池和電機項目。
雖然從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來看,對電動車的補貼力度更大,但目前由于純電動車技術不夠成熟,要實現產業化仍需時日。相反,雖然國家對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沒有想象的高,但混合動力技術成熟的汽車企業在眼下可以直接受益。相關主要受益商有:福田汽車北京公交集團已向福田汽車訂購800輛混合動力客車,成為國內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公司;中通客車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動力客車和奧運純電動客車,均代表了目前我國純電動客車的最先進水平;一汽轎車的奔騰B70HEV從公布技術參數來看,是三家中唯一的強混合類型新型動力汽車,技術比較先進;萬向錢潮集團全資子公司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在電池、電機、電控、總成上全面發展,屬國內領先。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連帶性較強的產業,鋰電池的生產又可拆分為隔膜、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4個子行業,這些材料分別占鋰電池成本的40%至46%、10%至14%、5%至11%和5%至15%。目前,生產小型鋰電池隔膜的佛塑股份承擔了國家863計劃中隔膜技術的研發任務;電解液號稱鋰電池的"血液";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領域,國內企業的相對市場占有程度較高,行業內勝出的企業主要靠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