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1年以來,我國工業運行總體平穩,主要工業行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但是,在不斷變化的國內外環境下,工業生產成本壓力明顯加大,不同行業效益開始分化,小微型企業生存狀況惡化。20...
2011年以來,我國工業運行總體平穩,主要工業行業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但是,在不斷變化的國內外環境下,工業生產成本壓力明顯加大,不同行業效益開始分化,小微型企業生存狀況惡化。
2012年是我國結構調整的深化之年,工業經濟運行的國內政策和市場環境相對寬松,投資、消費規模的擴大會支撐工業平穩較快增長,但歐債危機蔓延則可能對部分出口型、外向型產業形成沖擊,改變我國工業增長的正常軌跡。
2012年是我國結構調整的深化之年,工業發展將由后危機時期的“調整和振興”向“轉型與升級”轉變。隨著擴內需、調結構等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工業經濟運行的國內政策和市場環境相對寬松,但全球經濟形勢的錯綜復雜,也可能會形成新的干擾因素,改變我國工業增長的正常軌跡。
2012年工業發展的有利因素
1、投資仍將是拉動工業平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水利投資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推進,以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加快,都會增加對工業產品的需求,支撐工業平穩較快增長。
2、國內消費市場平穩發展有利于工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城鄉居民收入的繼續增加,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效應釋放,以及社會保障和消費環境的繼續改善,將全方位、多層次激發城鄉居民消費的潛力,拓展消費品工業的市場空間。
3、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能力增強
隨著區域發展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發布實施,支持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中央對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藏區的指導意見、興邊富民行動規劃、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逐步貫徹,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能力不斷提高,并將逐步成為工業增長的新亮點。
4、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將逐步改善
隨著國務院一系列支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措施的落實,長期以來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短缺、稅賦過重、技術落后等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中小工業企業將在政策刺激下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2012年工業發展的不利因素
1、國內產業刺激政策逐步退出
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在刺激內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具體包括制定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刺激汽車和家電消費的政策措施等。隨著這些政策的逐漸退出,與其相連的投資和消費增長速度出現一定回落,使部分行業從政策刺激增長回復到常規增長。
2、全球經濟再平衡壓縮我國出口產業的空間
國際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改變以往的“去工業化”戰略,推出“再工業化”和重歸實體經濟的新戰略。美國明確提出,為制造業奮斗就是為美國的未來奮斗,并為此制定和實施建設“新網絡空間”計劃,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帶動制造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法國出資2億歐元支持“再工業化”。英國專門設立10 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基金,重點支持新興技術如先進制造、數字技術、生物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活動。這些著眼于長遠發展而做出的戰略謀劃,必將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將擠壓我國工業產品的市場空間。
3、國際貿易摩擦對我國出口產業形成制約
在金融危機催生的貿易保護主義中,“中國制造”成為主要犧牲品。2010 年以來,美國、歐盟、印度、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出口產品發起了前所未有、高度密集的貿易制裁,直接威脅到中國工業品出口的恢復增長。同時,中國出口刺激和拉動產業增長的政策也一再為美國等國家所指責,中國出口企業因此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困境,并對其關聯產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貿易摩擦已經演變為中國工業品出口面臨的常態貿易環境,而且貿易領域的爭端開始向匯率、金融體制等宏觀層面滲透,并導致“中國威脅論”泛濫。這種利益對立無疑不利于中國制造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并增加了中國工業運行的外部風險和國際協調的難度。
2012年工業發展趨勢預測
綜合上述各種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2012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環境將更加復雜多變,但總體上不會偏離平穩較快增長的軌道。預計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左右,增速比2011年有所放慢。分行業看,2012年發展格局將呈現以下特點:
1、原材料工業保持穩定增長
2012年,預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左右,對鋼材、有色、建材等原材料類產品生產仍會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但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等又會制約原材料工業的生產。預計全年原材料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左右。
2、裝備制造業增長止跌企穩
2012年,國家對裝備制造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裝備工業仍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和持續發展動力。同時,汽車市場在經歷了2011年的低潮之后,將出現恢復性增長,并帶動整個行業增長速度的提高。此外,隨著高鐵事故影響的逐步平靜,部分高鐵項目再次獲得政策性融資,軌道交通設備需求也會有所增長。預計2012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左右。
3、消費品工業增長高位趨穩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對改善民生和擴大消費需求的一系列政策落實,2012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增長16.5%左右,從而拉動食品、服裝、醫藥等消費品工業的發展。但是,受人民幣匯率升值、國際貿易保護的影響,紡織、家具、玩具等出口型行業的增長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預計2012年消費品工業增加值增長13%左右。
4、電子制造業增長繼續放慢
目前,由于全行業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60%以上,出口大幅波動對行業運行影響很大。2012年世界經濟將維持低速增長格局,其中發達經濟體將增長1.9%,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增長6.1%,外需表現仍比較疲軟。預計全年電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在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