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膠粘劑行業取得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生產技術進步快
我國膠粘劑生產的工藝技術已取得長足進步。以輻射法、紫外光固化法和互穿網絡法等為代表的新的生產技術,在改進產品性能、提高產品質量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新產品也層出不窮,聚氨酯改性聚乙酸乙烯酪乳液、抗凍性白乳膠、雙馬改性環氧樹脂導電膠、有機硅改環氧樹脂結構膠、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膠等改性型、接技型、共聚共混型及特種型膠粘劑相繼研制成功,其優異的性能,滿足了應用行業不斷發展中的各種需求,取代了部分進口,提高了我國膠粘劑行業的整體素質。
膠粘劑生產設備也有了很大改進和更新。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7m3乳液聚合螺旋半圓管夾套反應釜,運行質量良好,有些還實現了DCS控制;涂布機和裁切機已達到國際中等水平,其幅寬可達1.3—2.0米、涂布速度可達120~150米/分;導靜電離筒靜電消除技術、張力自控裝置、高靈敏度傳感器、調頻調速系統等各種自控設施成功投入生產,取代進口。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高性能、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新產品相繼投產,特別是水性膠、熱熔膠和熱熔壓敏膠等環保型膠粘劑逐漸成為合成膠粘劑的主流。
新產品不斷涌現
由于各類合成樹脂和合成橡膠的研制成功,特別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聚合物如酚醛樹脂、脲醛樹脂、不飽和樹脂、環氧樹脂、氯丁橡膠等的投產和商品化,促使膠粘劑和膠粘技術的迅速發展。上世紀80年代以來,膠粘劑與膠接技術進展顯著,新的性能優異的膠粘劑不斷出現,且由于獨特的膠粘技術,使其具有非凡的多功能,能夠實現多重目的。
一些改性型、接技型、共聚共混型及特種型膠粘劑相繼開發出來,有的已實現產業化。如聚氨酯改性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抗凍性白乳膠、雙馬改性環氧樹脂導電膠、有機硅改性環氧樹脂結構膠、聚氨酯改性環氧樹脂膠、微泡型室溫固化單組分聚氨酯膠、阻燃型聚氨酯灌封膠、再粘性好的球型狀丙烯酸酯壓敏膠、有機硅壓敏膠及膠帶等,這些產品具有很多優異的性能,不僅滿足了各種需求,而且提高了我國膠粘劑產品檔次,取代了部分進口。
應用領域不斷拓寬
目前,膠粘劑的應用已滲入到國民經濟中的各個部門,比如服裝、輕工、機械制造、航天航空、電子電器、交通運輸、醫療衛生、郵電、倉貯等眾多領域,成為工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技術。在高技術領域中的應用尤其令人矚目,據報導,國外在生產一輛汽車中要使用5—10k8膠粘劑;一架波音飛機的粘接面積達到2400m2;一架宇航飛機需要粘接30000塊陶瓷片。
在汽車工業上(包括汽車、卡車、摩托車和有關的交通工具)應用膠粘劑是為了工藝簡便、性能可靠、經濟高效;用于金屬、塑料、織物、玻璃、橡膠等本身或相互之間和涂漆表面的結構連接、固定和密封。大約有25種類型的膠粘劑適用于汽車的組裝,每臺典型的機動車用膠量約9kg。汽車工業用量最大的膠粘劑之一是氯丁溶劑型膠粘劑,用于粘接PVC頂篷,現在趨向于壓敏膠。密封膠粘劑劑(密封劑和墊片)用于汽車和卡車上的主要功能是隔絕空氣、塵土和水,以便減小腐蝕或改善舒適性。
“神六”飛船的座艙、地板、天線、太陽能電池、儀器艙等重要部位,必須在承受超強高、低溫變化和強沖擊力的巨大考驗后依然緊緊粘連在一起。實現這一要求需要使用性能極好的結構膠粘劑,環氧樹脂膠是公認的最佳也是主導使用的結構膠粘劑。環氧樹脂本身就是膠粘劑,在應用過程中按工藝及應用要求與環氧固化劑反應,即可完成固化、實現膠粘功能。藍星新材料無錫樹脂廠是我國歷次航天發射專用材料提供者,提供的特制環氧樹脂性能過硬,緊密地把飛船各部位的結構粘接在一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關航天環氧樹脂結構膠粘劑的配方、試驗環境、基料品種等都屬保密。
環氧結構膠粘劑在航空和宇航工業中大量用于制造蜂窩夾層結構、全膠接鈑金結構、復合金屬結構(如鋼-鋁、鋁—鎂、鋼—青銅等)和金屬—聚合物復合材料的復合結構。用作機翼蒙皮、機身壁板、人造衛星結構、火箭發動機殼體等。在造船工業中用于螺旋槳與艉軸的膠接,曲軸的膠接。在機械制造工業中用于重型機床絲桿的套鑲粘接,其精度和強度均大于整體絲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