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持續快速增長的電力需求出現明顯回落,5月當月還有3個省市用電出現負增長。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巡視員魯俊嶺稱,預計今年高峰時段全國不會出現大范圍、持續性缺電。
全社會用電量增幅回落
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顯示,1-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8%,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為近幾年較低水平。5月當月,上海、湖北、江西3個省市還出現了用電負增長。分行業看,第二產業用電增長約3.8%,增幅回落7.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電力需求變化向來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用電量增幅回落上一次是2008年出現在浙江等地,當年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對于今年的用電增幅回落,魯俊嶺稱,主要體現在第二產業、工業用電增幅回落上,這與現在經濟運行壓力加大,特別是一些地方投資增幅趨緩有很大的關系。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也表示,用電量的變化主要受經濟發展狀況和天氣變化的影響,從短期來看,上海等地出現的用電負增長主要是受經濟下行的影響。卓創資訊電力行業分析師李凌譞補充說,除了以上原因,還有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受結構調整影響最大的行業是冶金、建材、有色和化工,這是傳統的四大耗電行業。”
整體電力缺口小于往年
對于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的用電缺口問題,魯俊嶺認為,與往年相比,用電缺口將明顯減少,“總體測算,最大缺口占最大用電負荷的比重不到3%,屬于《有序用電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最輕一級缺電,即藍色預警;用電缺口的持續時間也將明顯縮短。”據國家能源局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高峰時段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在1800萬千瓦左右。而去年迎峰度夏期間,最大電力缺口超過3000萬千瓦。
稍早前,國家電網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電力缺口在2500萬-3700萬千瓦之間,中電聯預計缺口為2000萬千瓦,均與國家能源局預計的數字有差距。
“這可能與各方考慮的因素不盡相同有關”,魯俊嶺解釋說,對電力缺口的預測要考慮供給和需求,供給方面需要綜合來水、電源保障、運輸、設備狀況等因素,需求方面需要考慮經濟情況、空調負荷等因素。“我們與地方政府、相關企業反復推敲,考慮到各種因素,最后認定1800萬千瓦這個數字更加準確?!濒斂X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