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持續回落,但仍在目標區間內
◆穩增長效應顯現,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抓住機會調結構促改革是關鍵
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今年中國經濟運行過半。盡管年中“成績單”還要過些日子才能張榜,但上半年的經濟走勢已經明朗,人們已能對全年經濟增長情況和下一步政策重點進行初步預判。
上半年經濟增速持續回落,但仍在目標區間內
“現在本該是生產旺季,但今年以來企業都沒有滿負荷運轉。在手訂單少了10%,擔心‘旺季不旺、淡季更淡’。”主攻歐美出口的紡織面料企業浙江紅綠藍公司副總經理黃新明最近的壓力不小。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細胞,已切身感受到中國經濟增速的持續回落。
“這一輪增速下行,依然具有明顯的輸入性特點。道理很簡單,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經濟深度影響中國經濟?!敝袊嗣翊髮W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說。今年以來,歐債危機持續發酵,而美國經濟復蘇進程也出現波折,中國仍然處在低迷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中。
“中國經濟增速回落也有內部因素,那就是過去長期快速發展積累的結構性問題?!眹鴦赵簠⑹率姨丶s研究員姚景源認為,這些結構性問題包括:經濟長期過于依賴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部分產業技術落后,民間投資進入實體經濟積極性不足,居民消費受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制約等。
內外因素共同發力,造成中國經濟增速從去年一季度的9.7%一路回落到今年一季度的8.1%。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會繼續回落。盡管對二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仍然處于年初提出的預期目標區間。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全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是7.5%,而此前“十二五”規劃對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是年均7%。
“對于經濟增速回落,一方面要看到目前的增速仍處目標區間,不必恐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回落過快影響民生,盡快落實‘穩增長’政策措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說。
“穩增長”效應開始顯現,下半年有望逐步企穩回升
面對經濟增速持續下行,宏觀調控政策已進行了預調微調,“穩增長”的號角吹響。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但回升的幅度不宜預期過高?!懊鎸ξ磥淼陌l展,我們要有信心。但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也不能掉以輕心?!北本┐髮W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直言。
此輪政策預調微調其實在去年底就開始了。今年5月份,更是明確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國‘穩增長’在貨幣和財政政策上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特別是CPI持續回落,為政策預調微調提供了更大的空間?!眮喼揲_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
最近一段時期,一系列“穩增長”措施密集出臺: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結構性減稅,扶持小微企業發展,鼓勵民間投資準入,刺激節能產品消費,啟動一批“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
最新數據顯示出“穩增長”措施開始見效。6月份中國制造業PMI雖繼續回落,但回落的幅度從5月份的2.9個百分點收窄到0.2個百分點;前5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前四個月只回落了0.1個百分點;5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扣除價格因素后,同比實際增速比上月反彈了0.3個百分點……
更加重要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種種跡象表明,下半年中國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可期。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預計,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將出現反彈,四季度增速將進一步反彈。劉元春判斷,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反彈不會十分強勁,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他看來,不僅下半年世界經濟走勢還充滿不確定性,而且中國經濟內部結構性矛盾的調整難度也比較大,不宜預期過高。
全年增長目標料能實現,更應抓住機會調結構促改革
對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許多人把關注重點放在增速上。其實,利用增速回落形成的倒逼機制,抓緊解決中國經濟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更加關鍵?!霸鏊俨⒉皇侵袊洕淖铌P鍵問題,關鍵在于,這樣的增速是建立在怎樣的微觀經濟活動基礎之上的。”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強調,下一步應當更加重視解決企業的創新和效率問題,這要靠調整結構、推動改革來實現。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今非昔比。如果還抱著過去兩位數增長的心態不放,就有些不合時宜了。2002年中國經濟總量是12萬多億元,2011年是47萬多億元,中國經濟每增長一個百分點的分量已大不相同。更何況,隨著勞動力等要素成本的提高,環境資源約束的加大,民眾訴求的多元化,中國經濟已經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經濟今年應當能夠實現全年8%左右的增長。但如果增速回落了,而調整結構和深化改革卻沒有實質性進展,這才是值得擔心的?!币霸吹脑挵l人深省?!艾F在真的感覺到了,產品再不升級換代就真的沒出路了?!闭憬瓬刂菀晃徊辉敢馔嘎缎彰钠髽I家告訴記者,因為成本原因,企業一直在生產一種本該被淘汰的印刷感光材料,現在是出口受阻、內銷乏力。企業發展必須闖過技改這一關,可2000多萬元的技改投入讓他很是發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建議,應當趁機加大對產業升級的扶持力度,抓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盡快形成中國經濟新的核心競爭力?!敖鉀Q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問題,根本在改革。要抓緊推動打破壟斷、調整收入分配、轉變政府職能等領域的改革,為新一輪更高質量的增長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礎?!敝袊êD希└母锇l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