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而衰,國內氧化鋁近年來因迅猛擴張而帶來產能過剩,在國際國內需求疲軟的大前景下,整個產業發展前景陰霾籠罩。然而,就在不久前中鋁等五大鋁企倡議壓縮一成產能的同時,國內多家氧化鋁企業新建產能紛紛投產或者上馬,擴張勢頭仍然迅不可擋,行業過剩隱憂必然進一步加劇。
6月初,中國鋁業、山東南山集團、山東茌平信發集團、濱州新鋁電股份有限公司和重慶市博賽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家氧化鋁骨干企業,聯合向全國氧化鋁生產企業發出倡議,決定從當月開始降低產量10%,以穩定市場,確保氧化鋁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此次聯合壓產,直接原因是印度尼西亞鋁土礦出口政策的變化,使國內對進口鋁土礦成本增加。但在經濟下行、國內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國內氧化鋁行業近年來的瘋狂擴張最終導致的產能過剩。
安泰科研究員朱妍表示,截至2011年底,國內氧化鋁產能已達到5142萬噸,而實際產量為3900萬噸,同比增長25%,創出歷史新高。如此算來,國內氧化鋁生產企業去年開工率為75.8%,遠低于同期全球氧化鋁企業89.3%的開工率,國內氧化鋁產能過剩由此可見一斑。
伴隨著產能過剩,國內氧化鋁價格自今年5月初開始也是一路走低。進入7月份以來,山東及華南部分地區氧化鋁價格已跌破2600元/噸,其中廣西地區最低報價2550元/噸,山東地區最低報價2580元/噸,很多中小企業已到無利可圖的境地。
然而,令人更為擔心的是,國內氧化鋁擴張勢頭仍然強勁。記者注意到,就在中鋁等5企業倡議行業減產的同時,山西陽煤集團氧化鋁二期工程投料試生產,云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80萬噸氧化鋁項目正式投產運行,廣東鋁業集團旗下位于貴州清鎮市年產80萬噸的氧化鋁精煉廠一期項目正式啟動商業生產。據統計,今年國內氧化鋁仍將有760萬噸新增產能,這些新增產能將集中在今年下半年陸續建成。
氧化鋁行業近年來的急速擴張,原因在于2003年~2005年行業暴利的刺激。電解鋁項目瘋狂上馬,作為電解鋁原料的氧化鋁在緊缺的情況下,一度成為眾企業追逐的對象,價格從2000多元/噸迅速飆升至6000元/噸,每噸氧化鋁利潤高達2500元以上。在暴利驅使下,氧化鋁投資近乎瘋狂。
氧化鋁投資狂熱的另一原因,是源于企業期望國內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的釋放。目前,我國尚處于城市化進程之中,人均鋁錠消費仍然處在非常低的水平。
盡管如此,氧化鋁投資仍然充滿盲目性。對此,國家在加強對電解鋁宏觀調控的同時,對氧化鋁發展也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政策規定。中信證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在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熱衷于上馬重化工項目博弈之下,國家產業政策被一步步架空,最終助推氧化鋁行業走上了這樣一條畸形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