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最新市場報告顯示,國內現貨鋼價已連續兩周陷入盤整困局。隨著鋼產量高企、成交量缺乏相應的配合,一度快速上行的鋼價立馬受到制約。目前鋼市消費漸入淡季,供需矛盾或將再現。
據監測,國內現貨鋼價依然處于震蕩之中,主要品種的價格走勢略有分化。建筑鋼市場盤整趨弱,板材市場卻是穩中略強。鋼市的總體情況是,成交較前期轉差,但部分市場的個別資源供應偏緊,加上一些主導鋼廠最新的出廠定價穩中上調,對現貨鋼價有所支撐,個別商家的拉漲意愿也較為強烈。不過,鋼材產量高企,加上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鋼價還是難以突破已持續兩周的盤整困局。
據分析,在板材市場上,價格在震蕩中略有趨強之勢,中厚板價格較為堅挺,上海、天津、北京等一些地區中厚板噸價出現了10至80元不等的上漲。市場的相關預期略有好轉,一些經銷商出現了一定的惜售心理。但大部分市場依然處于僵持狀態,社會庫存總體較低,下游需求卻持續偏弱,商家大漲無力,降價意愿又不高,觀望的情緒較濃。受遠期價格推動,熱軋板卷的現貨價也有偏強之勢,但下游需求還是較為清淡,終端拿貨較少。
據報道,在建筑鋼市場上,價格在盤整中趨弱,直到最近一周的周末,部分市場的價格才出現小幅上漲。目前國內主導市場的格局是“南弱北強”,鐵礦石、鋼坯等原材料的價格還是小幅盤整,主導鋼廠的出廠定價穩中有升,這在成本上對目前鋼價有一定的支撐。但市場成交較前期轉差,“穩增長”的基建項目啟動要轉化成相應的鋼材需求,尚需一個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此外,鋼鐵業產能過剩嚴重,鋼價一旦有所上漲,高達9億噸的產能就會加緊釋放,馬上對現貨鋼價形成制約。10月中旬全國的粗鋼日產量又攀升至接近200萬噸的歷史高位。
有相關機構分析人員認為,隨著冬季的來臨,鋼鐵的下游需求勢必逐漸轉弱,但部分鋼廠的復產熱情十分“高漲”,鋼市的供需矛盾或將再次顯現。目前,國內一些主要產鋼區域的高爐開工率正在逐漸升高,前期的一些檢修高爐會陸續投入生產。此前國內鋼價的一輪反彈行情已經告一段落,估計年底的鋼市將呈現出“價格穩中趨弱、鋼鐵產量穩中有降、社會庫存明顯回升”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