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2年,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境內許多企業都迎來了漫長的“寒冬”,一些企業由于產品無法正常銷售,便采取停產、減員、減薪的方式來渡難關。然而,神華寧煤...
2012年,受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境內許多企業都迎來了漫長的“寒冬”,一些企業由于產品無法正常銷售,便采取停產、減員、減薪的方式來渡難關。然而,神華寧煤集團太西炭基工業公司卻迎難而上,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靠技術創新,不僅在此次危機中做到了不停產、不減員、不減薪,還在今年新增加了30個就業崗位。
近日,記者一行來到太西炭基工業公司4萬噸無煙煤石墨化項目生產線,雖然天氣寒冷,但生產車間內一派忙碌的景象,幾名技術人員正在忙著調試運行設備。
集控室內,一名員工眼盯電腦屏幕,左手拿著一個對講機,右手點擊著鼠標。“我們這間集控室一個班次需要4個人,這個小姑娘是我們今年新招進來的大學生。”太西炭基工業公司黨群部部長孫學文指著電腦前的一名員工告訴記者,今年全市的工業企業經濟運行都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但該公司依靠技術創新,將企業員工的工資保持在了去年的水平。
該公司辦公室主任李礦軍向記者介紹說:“對于我們公司來說,自今年6月份開始,市場就開始不景氣,特別是活性炭項目。針對今年的市場環境,我們公司的銷售人員紛紛走出去與客戶溝通,以確保銷售量。同時,我們還積極通過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質量,從而促進銷售。”
據了解,該公司在現有多品種液相炭的基礎上,與環保需求結合,加快脫硫、脫銷、脫汞等氣相炭的研發生產,著力研究開發納米復合性炭系列高端產品,實現多功能活性炭生產技術的突破;運用新材料與高溫熱熔解降灰技術相結合,完成無煙煤石墨化工業生產,再以此為原料實現富勒烯、石墨烯納米碳產品生產技術的突破;運用無煙超低灰煤代替石油焦,完成由黑硅提升綠硅的工業生產,與光伏材料配套,實現綠質碳化硅微粉生產技術的突破;運用新技術,對電廠粉煤灰實施深度加工,達到綜合利用,實現粉煤灰加工利用綜合技術的突破。目前,該公司以應用性科技研發為先導,分別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煤科院、湖南大學及寧夏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系統開展了煤基碳材料、碳納米材料、鋰離子儲能材料、粉煤灰綜合利用等技術研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產品質量,同時也升級了公司各項目的工藝技術。
當天,采訪結束時,太西炭基工業公司的員工孫寶亮告訴記者,他一畢業就進入該公司工作。在這些年的工作中,他的工資收入,每年都在上調。今年,雖然市場環境不是很好,但他的工資水平依然保持去年的水平。“我聽說,今年好多企業都停產、減員、減薪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公司不僅沒有停產、減員、減薪,反而還新招了一批大學生,作為太西炭基工業公司的一名員工,我感到很自豪。”孫寶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