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日,徐圩新區在上海舉辦精品鋼鐵基地產業規劃評審會,邀請國內頂級專家,共同為徐圩新區精品鋼鐵基地產業規劃進行評審“把脈”,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精品鋼鐵產...
20日,徐圩新區在上海舉辦精品鋼鐵基地產業規劃評審會,邀請國內頂級專家,共同為徐圩新區精品鋼鐵基地產業規劃進行評審“把脈”,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精品鋼鐵產業集聚區。據了解,徐圩新區位于中國江蘇北部黃海之濱,埒子口畔。作為連云港市“一心三極”城市布局的重要構成部分,徐圩新區是拓展港口綜合服務功能、開發新的戰略增長極的重要載體,規劃范圍總面積約290平方公里(其中臨港產業區194平方公里、港區74平方公里、中云臺國際物流園區22平方公里)。
2009年5月2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蘇省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其中要求:“嚴格執行國家鋼鐵產業綱要,加快調整產業布局。推進城市特別是蘇南人口密集地區城市鋼鐵企業跨市搬遷,推進沿?,F代鋼鐵基地建設前期工作,在連云港規劃建設沿海現代化鋼鐵基地。”
2009年6月,《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明確要求依托深水港口,在徐圩新區布局鋼鐵、石化等重化工基礎產業,建設江蘇沿海新型工業基地。
2010年5月24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規劃提出“依托上海、江蘇的大型鋼鐵企業,積極發展精品鋼材。推進鋼鐵產業結構調整,充分利用海港的有利條件,在不增加現有產能的前提下,結合大型鋼鐵企業搬遷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在連云港等沿海具備條件的地方建設新型鋼鐵基地”。
2011年5月,《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在徐圩新區建設東中西產業合作基地,積極承接長三角地區重化工業轉移,建設臨港產業基地。
2012年5月,《江蘇省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長三角發達地區優先向示范區(徐圩新區)轉移產業,建設臨港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省內沿江及內陸地區,特別是城市鋼鐵企業向示范區轉移,建設連云港精品鋼基地。
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江蘇省發改委和連云港市政府委托中咨公司研究編制了《連云港徐圩新區重化工基地總體規劃思路》,明確提出按照新型工業化和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結合江蘇沿江石化產業轉移和鋼鐵結構調整,徐圩新區將重點構筑以鋼鐵、石化、重型裝備和現代物流四大產業為主導,其他關聯產業相配套的循環經濟型產業體系。通過10多年時間的努力,打造3000萬噸級煉油、100萬噸級乙烯、200萬噸級芳烴生產規模和千萬噸級精品鋼基地以及重型裝備制造基地。在精品鋼產業方面,將主要結合江蘇省內沿江和蘇南地區鋼鐵企業搬遷,重點依托珠江鋼管年產380萬噸高性能管線鋼管項目,建設普碳鋼生產基地;依托寶通鎳業年產41萬噸鎳合金新材料項目,建設特鋼和不銹鋼生產基地,同步發展金屬加工及裝備制造延伸產業鏈項目。到2020年,建成具有21世紀國際先進水平的千萬噸級精品鋼基地。
徐圩新區是連云港市“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和“一心三極”城市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建設30萬噸級的深水航道,擁有面積約175平方公里的工業建設用地,非常適宜布局和發展大型臨港產業。外圍交通有連霍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寧連高速公路、242省道、226省道等主體運輸通道;新區內部交通干線路網已經形成“四縱四橫”的布局結構。鐵路規劃從隴海線引出徐圩鐵路支線,依次進入徐圩港區、精品鋼產業園、石化產業園。水運規劃了燒香河、善后河三級航道的內河運輸通道。
目前,徐圩新區精品鋼產業園內已經有年產380萬噸的高性能管線鋼管及管線板材項目和年產41萬噸的鎳合金新材料項目開工建設,為徐圩新區發展特鋼、不銹鋼產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按照規劃,徐圩新區的精品鋼產業園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按照“生態、低碳、循環、智能”的發展理念,徐圩新區將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將緊緊圍繞“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集精品鋼研發、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產業示范園”和“建設節能環保的綠色精品鋼基地”的戰略思想,采用世界先進技術和循環經濟理念規劃建設高性能板管一體化產業群、特殊鋼及不銹鋼產業群、金屬加工及裝備制造產業群、循環經濟產業群等,引領江蘇沿海鋼鐵產業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一方面,注重生產過程的生態化,堅持節能環保;另一方面,依靠先進的工藝技術和現代化的大型裝備,把鋼鐵工業過程中的廢棄物轉變成另一個工業過程的資源,形成社會化的資源循環鏈,實現資源、能源的低消耗和高效利用,將徐圩新區精品鋼產業園建設成為節能環保的綠色生態型鋼鐵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