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磨料磨具行業從零起步,從無到有,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行業雖小,但應用領域極其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遍及航天航空、汽車、船...
我國磨料磨具行業從零起步,從無到有,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行業雖小,但應用領域極其廣泛,滲透到各行各業(遍及航天航空、汽車、船舶、機床、鋼鐵、化工、建筑、冶金、石油、地質勘探和開采設備等制造行業和電子、木材、玻璃、石材、玻璃、陶瓷以及塑料、皮革、漆面等輕工業)。同時磨料磨具產品作為機床工具行業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為國家創收了大量外匯。在國際磨床巨頭們爭相登陸中國投資設廠的同時,中國企業也開始了“走出去”的全新體驗:從過去的純技術引進轉向跨國并購。2002年以來所發生的一系列海外收購事件表明,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運動已明顯加速。
但是,不可否認,集中度低、大而不強是我國磨料磨具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我國的磨料磨具行業產銷雖然躋身世界第一,但集中度太低,過于分散,缺少真正國際意義的強勢龍頭企業,中國磨料磨具企業的國際化之路依然走得十分艱難。
是什么在阻礙著中國磨企的國際化之路呢?中國磨料磨具網將您為深度解析此中問題。
1.技術含量低,缺乏核心競爭力
國內磨料磨具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產品技術含量低,多數的碳化硅生產企業幾乎全部產能都集中在低端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方面,本身技術含量低,缺乏核心競爭力,在整體技術水平上同國際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目前國內高端產品市場仍主要被國外知名企業知名品牌所占領,國產高端產品性能與國外產品比差距大,只能滿足汽車、航天航空、機床、軸承、機車車輛和船舶幾大支柱產業需求的。產品出口大部分維持傳統的中低檔品位,出口平均價只為進口產品平均價的1/10。
2. 產品附加值低
做為“世界加工廠”的中國,擁有全球一流的生產及加工能力,但是卻一直無法拿出有“中國制造”的國際品牌。中國企業在品牌國際化的路上,縱然有數不清的產品做到世界領先,但是真正能被世界接受認可的品牌卻寥寥無幾。我們往往會發現。即使我們的企業擁有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即使我們嚴格地按照所謂的“國際品牌”的標準去執行;可是到最后,我們總是發現自己品牌的附加值依然不值一提。
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在談到中國民族品牌時說:“中國是一個品牌窮國,更是圖騰性品牌的窮國。一個缺鍛造不出圖騰性品牌、沒有品牌支持的國家,只能永遠居于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最低端,永遠為他人做嫁衣裳。" 對于磨料磨具產品,一張質量合格證加一紙使用說明書不是服務的全部。在市場規律以“顧客為導向”的今天,誰能了解客戶需求,為產品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誰就能換來市場的青睞。
磨料磨具的使用有較高的專業要求,即使是產品本身沒有質量問題,消費者的不規范使用,磨削件的質量等,都能導致磨具的性能無法正常發揮,甚至事故的發生。因此,對于磨具產品(包括固結磨具、超硬磨具、涂附磨具)來說,必須要有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務作支撐,否則就發揮不了磨具產品應有的功能。因為磨具產品的品種規格繁多,每一種磨具都不具備萬能的功能,都只有一定的適用范圍。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幫助顧客正確選擇磨具、使用磨具,使顧客能使用到最適合自己的最可靠的磨具。
3.文化內涵不足
實際上,從2006年初開始,中國企業已經呈現出了產品消費品牌化、品牌文化國際化的趨勢了。但由于我國民族品牌普遍存在文化內涵不足的問題,所以,從一開就遭到市場的“冷處理”。時至今日,這一嚴重阻礙中國民族品牌國際化的核心問題——文化底蘊與技術創新始終未曾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尤其在遭遇金融危機后,生產運營本就十分艱難的民族品牌不斷地遭到國際反傾銷訴訟和環保問題等諸多困擾,更加阻礙了我國民族品牌的國際化進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不斷增加,大家已經不再滿足于簡單的產品了,將冷冰的磨料磨具注入情感,提升磨料磨具產品的感性需求,會幫助我們的企業在國際化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
4.中國磨企品牌國際化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由于東西方文化差異較大,如果沒有充分透徹地了解國外文化,就可能造成溝通理解的障礙。國際化的道路,對于很多磨料模具企業來說還是一張白紙,毫無準備地走出去,往往就會面臨重重危險。因此,企業要建立完善的品牌保護機制,確保私有產權得到保護和尊重。品牌走向國際能夠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回報,如果不能有效地保護私有產權,企業打造品牌所付出的投資就無法得到回報。所以,企業家要不斷學習,深入了解世界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程序、消費者警告動態,減少國外技術壁壘對我國碳化硅出口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達到無障礙溝通,多方面開拓發展道路的目的,使得中國磨企品牌的國際化走路走得越來越順暢。
(以上為中國磨料磨具網原創內容,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