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汽車產銷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同比增長4.63%和4.33%,產銷突破1900萬輛創歷史新高,蟬聯世界第...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汽車產銷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同比增長4.63%和4.33%,產銷突破1900萬輛創歷史新高,蟬聯世界第一。 關鍵詞一:平穩增長
“這看似簡單的4%的平穩增長,是在全行業克服了刺激政策全面退出、全國基本建設放緩以及部分城市限購等影響下實現的,實屬不易。”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說。
從全年汽車銷量分月完成情況看,月度銷量最高點為3月份,銷量達到183.86萬輛;最低點為7月份,銷量為137.94萬輛。全年除1月、9月外,其余10個月份銷量均高于上年同期。總體看,去年汽車月度產銷符合歷史規律。
從全年汽車產銷累計增長速度來看,汽車累計產銷增速呈現前低后高逐月提高的走勢。前4個月汽車產銷總體表現較差,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從5月份開始累計產銷呈現增長,并于7月份開始增速超過上年同期水平。
更難得的是,在產銷平穩增長的同時,銷售額、利潤也在相應增長。據中汽協統計1月至11月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主要經濟指標快報顯示,17家重點企業(集團)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4%和3.5%;實現利稅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5.8%。
關鍵詞二:自主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在自主品牌乘用車產銷增長明顯的同時,市場份額不僅沒有同步增長,而是有所下降。統計顯示,2012年乘用車產銷首次超過1500萬輛,分別完成1552.37萬輛和1549.5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2%和7.1%,但2012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48.50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
“雖然在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政策的推動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曾一度高達50%以上,但在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場份額下滑明顯。”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自主汽車工業創新力不夠,品牌美譽度不夠,發展質量不高。“我們必須正視差距,緊緊依托全球第一的市場空間,用全球眼光謀劃自主創新,做強自主品牌,提高1900萬輛的含金量。”
關鍵詞三:新能源汽車
據中汽協不完全統計,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255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1241輛、插電式混合動力1311輛。銷售新能源汽車12791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1375輛、插電式混合動力1416輛。按照可比口徑比較,2012年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8.8%和103.9%。
“2011年比2010年翻一番,2012年比2011年翻一番。而且不僅是純電動,混合動力、插電式都增長較快,這充分說明我們的社會、消費者是重視支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董揚說。
歷經多年,數易其稿,2012年國務院通過了《關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按照規劃要求,到2015年,我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要達50萬輛。
“新政策的出臺并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會馬上遍地開花,這一政策更大意義在于體現了政府關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決心。”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推進會經歷三個階段,2008年開始第一階段,叫做醞釀期,然后是導入期和成長期。12552輛的數量表明,我們現在已經從醞釀期進入到導入期,導入期結束的標準判斷,是占到總銷量的1%左右。相信在技術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我國新能源汽車將迎來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