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前,工信部、發改委、環保部3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將初步建立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工業產品生態...
日前,工信部、發改委、環保部3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將初步建立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工業產品生態設計推進機制,制定一批產品生態設計標準,開發、應用和推廣一批無毒無害或低毒低害原材料(產品)以及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生態設計還是一個新名詞。但實際上,在《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都提到了“要推行工業產品生態設計”。
根據《指導意見》,生態設計是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原材料,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從而實現環境保護的活動。《指導意見》提出,生態設計有利于綠色技術創新,是實現污染預防的重要措施,是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要求,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迫切要求。
企業是生態設計的主體。企業的認識和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態設計能否真正“開花結果”。《指導意見》提出,要引導企業把開展生態設計作為提升產品競爭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措施,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建立有利于企業開展生態設計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下一步將選擇汽車、電子電器等產品,制定相應生態設計評價實施細則,開展生態設計試點工作。在激勵措施方面,我國將建立優秀生態設計產品獎勵機制,支持生態設計產品擴大社會影響、提高市場競爭力。研究制定支持企業開展產品生態設計的財稅政策,優先考慮將有關產品列入政府采購名錄,推動關鍵共性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應用與推廣。優先支持對生態設計有重要促進作用的技術改造項目,加強與金融機構的信息溝通和對接,將相關項目列入綠色信貸支持計劃。
在標準體系方面,按照《指導意見》,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研究產品從設計到回收處理各環節的典型案例和共性經驗,提出產品生態設計標準體系框架,組織編制產品生態設計通則;選擇一批生產過程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有毒有害物質含量高的重點產品,研究制定生態設計標準。
《指導意見》要求,地方各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將推動本地區企業積極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有關行業協會及科研院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好政策和技術咨詢服務;企業應主動建立全流程生態設計管理制度,提高產品生態設計水平。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將積極開展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各層面的國際交流,跟蹤國際貿易規則變化,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推動產品生態設計評價標準及檢驗、檢測、評價結果的國際互認,支持生態設計產品拓展國際市場。我國還將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加強生態設計理念和產品的宣傳力度,引導消費者購買生態設計產品,培育綠色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