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衛在某電氣公司工作,最近他正在為公司研制某種發射器。這種發發射器的難點多,對技術要求很高。在工作最緊張的時候,大衛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周多,連飯都是外賣送過去的。實驗終于告一段落,...
大衛在某電氣公司工作,最近他正在為公司研制某種發射器。這種發發射器的難點多,對技術要求很高。在工作最緊張的時候,大衛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周多,連飯都是外賣送過去的。
實驗終于告一段落,疲憊至極的大衛眼窩深陷,臉色枯黃,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幾歲。看到大衛為了研發新產品而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工作,公司總裁比爾的心里十分感動,同時充滿了愧疚。他拍拍大衛的肩膀,看著他憔悴的臉真誠地說:“我希望你從現在開始重新安排一下工作進度,不然,我會停止這個發射器的研發工作。”“為什么?!”大衛覺得很委屈。比爾疼惜地說:“如果你還這樣不分晝夜地拼命工作,用自己的健康作代價,等不到新產品上市,你的身體就垮了。公司寧愿不做這個產品,也不能讓你付出如此慘重的代價!”一時間,大衛的心底涌起一陣暖里,他拍拍胸脯說:“沒事的,做這種研發工作都這樣,我都習慣了。”大衛聽了這番話,心里有些傷感:“是啊,搞發明研究的人很少有長壽的。但是,我還是真誠地希望你能改變一下工作方式。我能看出來,你是在竭盡全力的工作,即使這個產品沒有成功,公司也不會責怪你,你更不用因此自責。”此時的大衛眼睛濕潤了,他的內心萌發出一種愿為大衛“赴湯蹈火”豪情,這以后,他更加勤奮努力地工作。不到三個月,發射器終于研制成功,比預計時間早了整整兩個月,為公司新產品上市占盡了先機。
案例分析:
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是生理的需求,如果人類的這些需求無法滿足,就談不上其他的需求;第二層是安全感、歸屬感的需要。生理需求得以滿足后,人們用自己的行動和一切能力去工作,為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取得穩定的保障;第三層,是愛與被愛的需求。人是群居動物,生活和工作都不是獨立完成的。人們都期望被環境和人群接受,歸屬于某個群體或社團,并與其他成員相互關系和照顧。第四層被尊重的需求,是人需求的最高層次。它包括:自我尊重,即對自己充滿信心,有所成就;受人尊重,即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以及好的評價。第五層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通常表現在勝任感和責任感等方面,在滿足了這種需要后,才能最充分地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和積極性。
馬斯洛指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需要滿足,但是情感上也需要寄托和歸宿。如果一個企業能過提供這個寄托和歸宿,那么它將會輕而易舉的贏得員工的忠誠和信任。
1.情感激勵是零成本的管理
單純的物質激勵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商業交易,很難在員工的精神層面形成持久的影響力。耳過分的強調物質激勵,則會讓員工偏離工作的意義和對事業的追求。通常情況下,人們都有維持現狀或者再多些收入的想法和欲望,如果某天物質獎勵消失,員工心中就會產生挫折與失落的情緒,很難想象企業一旦面臨困境員工是否還能對工作保持責任感。然而,與物質激勵的缺陷相比較,情感激勵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情感管理是基于員工的感情需求。人的情感決定了他的價值取向和心理強度,通過對員工的關心、愛護、尊重等方式來滿足員工精神上需求,從而更好的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2.情感管理的巨大能量
在法國的企業界,有一句名言廣為流傳:“愛你的員工吧,他會把百倍的愛還給你的企業。”這是一個至理名言,因為每個企業里最重要的問題,其實就是“人”的問題。無可否認,人都是感情動物,情緒、感情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人類特有的。由此,情感管理企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情感管理就是領導者以情感為手段,著眼于員工的感情生活和內心世界,從精神上影響員工的思想感情和行為,激發員工潛在的巨大能量。情感管理就是說管理者要以情感為手段,最大限度地影響追隨者的思想、感情乃至行為,激發出情感內部的巨大能量。
在企業管理中,運用感情管理,關注員工的身體健康和工作生活,做員工精神上知己和感情上歸宿,會使每個企業成員都成為企業責任和榮譽的承擔者。加強情感上的交流能消除員工的情感障礙,提高員工的情感調解能力,減少彼此間的人際摩擦,增強凝聚力,形成和諧融洽的職場環境。情感管理是對傳統的單一制度管理的一種彌補,使得企業的管理手段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