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月份,全球造船市場延續了前幾個月的形勢,成交較為活躍,我國船舶行業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大幅增長,但造船完工量繼續下降。造船業80家被重點監測企業工業總產值、經濟效益、船舶出口均出現下降,生產經營形勢更加嚴峻。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船舶與鋼鐵行業都面臨著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競爭加劇等問題,迫切需要完善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加強協同創新,共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行業、企業的競爭力。
船舶業形勢依舊嚴峻
從中國船舶(600150,股吧)工業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來看,1月~5月份,全國造船完工量為171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3.7%。承接新船訂單137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4.2%。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035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3%,比2012年底下降3.2%。1月~5月份,全國完工出口船141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4.6%;承接出口船訂單12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0.1%;5月末手持出口船訂單8705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4.1%。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82.4%、89.6%和84.1%。
造船企業三大指標有升有降。1月~5月份,造船業39家被重點監測的造船企業造船完工146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6.7%。承接新船訂單1278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2.2%。5月底,手持船舶訂單953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0.9%。1月~5月份,39家被重點監測的造船企業完工出口船120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7.8%;承接出口船訂單1145萬載重噸,同比大幅增長103%;5月末手持出口船訂單80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2.1%。
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1月~5月份,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57億元,同比下降17.5%。其中,船舶制造企業696億元,同比下降31.6%;船舶配套企業94.9億元,同比下降31.5%;船舶修理企業48.4億元,同比下降9.2%。
船舶出口下滑。1月~5月份,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644億元,同比下降24.4%。其中,船舶制造企業590億元,同比下降25.4%;船舶配套企業21.6億元,同比下降35%;船舶修理企業28.4億元,同比下降19.8%。
經濟效益降幅較大。1月~5月份,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41億元,同比下降22.4%。實現利潤總額24.7億元,同比下降59.3%。
加強供需合作提高船用鋼質量
船用鋼材是造船生產中最主要的原材料,也是鋼鐵行業的關鍵產品,其質量和性能直接關系到船舶業和鋼鐵行業的市場競爭力。雖然我國已成為造船、鋼鐵大國,但與日本、韓國等先進國家相比較,造船工業仍然存在著空船重量較重、鋼材一次利用率和焊接效率較低等問題;船用鋼材存在幾何尺度、公差范圍控制不夠精細,鋼材規格系列不夠完整,高強度鋼材使用比例較低,大線能量焊接鋼材產量較少,板材表面質量缺陷較多等問題。此外,在船用鋼材預處理和訂貨、供貨、配送等環節上也存在明顯的差距。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船用鋼材研發和船舶制造技術已經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條件,造船與鋼鐵行業、企業之間需要進一步加強溝通與合作,加強兩大行業發展中的協調統籌。經會議討論,代表們就如何促進船舶用鋼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達成共識。
建立信息溝通與交流機制。建議進一步加強造船與鋼鐵行業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采取定期交流與專題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雙方交流重點逐步由以價格為主轉變為技術為主。充分利用行業協會網站、行業媒體、簡報等多種形式,建立船舶用鋼的供需、技術發展、新產品推廣等方面的信息發布平臺。建議工信部及有關部門盡快建立船用鋼材合作推進協調機制,統籌指導協調兩大行業在船用鋼材研發、生產和應用上的重大問題。
健全完善船舶用鋼標準規范。可借鑒先進國家船用鋼材標準的發展模式,結合國內當前船舶用鋼在規格、公差控制、表面質量等方面的實際需求,由鋼鐵和船舶行業共同研究制定船舶用鋼分級分等和專用標準,以適應行業發展的要求。可采取先在部分骨干船舶企業、鋼鐵企業之間進行試點,逐步在行業推廣后成為正式標準,并同步完善船舶用鋼檢驗和認證規范。
加強高品質新型船用鋼研發與推廣應用。健全完善國內高品質新型船舶用鋼的研發應用體系建設,針對重點船用鋼新產品的研發,建立“產、學、研、用、檢”共同組成的產業鏈研發聯盟,促進工程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并建議國家從科研立項和財稅政策上予以支持。近期應加強船用高強鋼、大線能量焊接船板等產品及相關共性基礎技術研究。
改進鋼材訂貨和供貨方式。進一步改進完善船用鋼材訂貨和供貨方式,推進整船鋼材供貨、集中配送。船舶企業要進一步提高船舶設計的深度完整性,細化船用鋼材的訂貨品種、規格和進度要求;鋼鐵企業要豐富鋼材品種、規格,擴大推行鋼材電子質保書、二維碼標識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確保交付進度,提升服務水平。鼓勵鋼鐵企業、船舶企業和物流企業加強合作,聯合建立專業化的船用鋼材加工配送中心,提升專業化、規模化水平。
進一步完善船用鋼材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有利于促進行業發展的船用鋼材價格形成機制,鼓勵優質優價,引導產業合理分工和協作,實現利益共享和合作共贏,促進船用鋼材和船舶建造質量的提升,增加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