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4年光伏應用市場的逐漸回暖,讓其上游多晶硅產業也躁動起來。《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由于目前市場需求條件的改善和價格的上升,國內多晶硅企業復產、擴產欲望強烈,紛紛上調產能目...
2014年光伏應用市場的逐漸回暖,讓其上游多晶硅產業也躁動起來。《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獲悉,由于目前市場需求條件的改善和價格的上升,國內多晶硅企業復產、擴產欲望強烈,紛紛上調產能目標,而在內蒙古、新疆等煤炭資源富集地區年產萬噸甚至5萬噸級的新項目規劃也是不斷出爐。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多晶硅產能將達到15萬噸。“當前市場的供需平衡還比較脆弱,如果盲目擴張競相擴產,加之海外多晶硅的大量涌入,很快就會再度出現產能過剩,光伏行業有可能會重新回到2012年的寒冬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硅業分會會長趙家生預警道。
受國內外產業環境低迷以及歐盟雙反的影響,中國光伏行業2013年上半年延續2012年的低潮。下半年,有關部門連續發布關于光伏并網發電、上網電價補貼等利好政策,光伏發電應用市場逐漸回暖,多晶硅的價格也在9月份開始出現了反彈走勢。
根據NPDSolarbuzz最新全球光伏項目追蹤報告預測,2014年太陽能光伏組件出貨量預計將達到近49GW,預計帶動2014年太陽能和半導體多晶硅需求大幅上漲至28.2萬噸,比去年增加25%。
在此前景下,國內掀起新一輪多晶硅上馬熱潮。記者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了解,目前國內多晶硅龍頭企業中能、特變、大全產能利用狀況良好,隨著硅料價格穩定在150元/公斤以上,神舟、永祥、中硅、亞硅等企業也陸續開工或準備開工。其中,中能原有改良西門子法項目和量產中的萬噸硅烷流化床在2014年將達到至少7萬噸年產能;特變現有產能1.2萬噸滿產狀態,有消息稱德國Wacker與特變將在新疆合資成立改良西門子法新多晶硅項目,規模為年產3.6萬噸。而大全新疆2014年擴產一期產能翻倍,從6200噸擴產到1.2萬噸,2015年二期再新增1.3萬噸,總共規劃達到2.5萬噸年產能;內蒙神舟硅業將實現3000-4000噸年產能。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國內多晶硅產能將達到15萬噸。
“在內蒙古、新疆等煤炭資源富集地區,還在不斷宣布年產萬噸甚至5萬噸級的新項目規劃,這些項目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支持的煤炭資源達到項目用電成本優勢,但在行業經驗、技術人才和管理隊伍的準備方面都是從零開始,更談不上技術方案的優化。”趙家生介紹說。
與此同時,海外產能擴充的腳步也在加快。而全球70%的多晶硅需求來自中國,海外多晶硅的大量涌入無疑將進一步破壞國內的供需平衡。
“不能因為目前光伏業出現回暖就過于樂觀地估計形勢,當前仍需對多晶硅產業可能引發的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保持警惕。”趙家生認為,國內龍頭多晶硅企業應該認識到潛在的產能過剩危機,做好結構調整、控制好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