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央行昨日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央行在下一階段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而這份報告與去年四季度的貨幣政策...
央行昨日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央行在下一階段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而這份報告與去年四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并沒有太大變化。
根據《報告》顯示,一季度在公開市場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5250億元,開展正回購操作8700億元,適時開展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業務。一季度,共開展3期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業務,操作規模共計1400億元,其中3個月期400億元,6個月期500億元,9個月期500億元。除此之外,央行還通過短期流動性工具調節流動性,其中包括一季度開展SLO操作1000億元,累計開展常備借貸便利3400億元。
此前,央行定向降低農村銀行準備金,扶持農村金融業發展。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短期內經濟下滑與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諸多矛盾共存下,全面降準十分有必要。
央行表示,下一階段將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保持定力,主動作為,適時適度預調微調,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和防風險的關系。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以及金融創新對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影響,靈活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短期流動性調節等工具,完善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調節好流動性總閘門,保持貨幣市場穩定。采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央行判斷,總體看,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適度,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基本平穩,貸款結構有所改善。
對于中國當前經濟形勢,央行認為,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仍待增強,結構調整和改革的任務還十分艱巨。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依然嚴重,一些低效率企業大量占用資源,受增速換擋和結構調整過程中資金周轉速度放慢、使用效率不高等影響,“全社會債務規模繼續較快積累,但債務擴張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下降”。
同時,在外需和房地產等既有增長動能減弱的情況下,新的強勁增長引擎尚待形成,潛在風險需要高度關注,調整轉型的一些關鍵難點有待進一步取得突破。同時,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凸顯,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問題嚴重,也顯示原有發展模式迫切面臨調整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