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邊國民對于轉型升級,我談下自己的幾點體會。其一,轉型升級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因為這是一個傳承和積累;或者說是一種以變求進的企業文化。精益求精也是一個不斷持續
對于轉型升級,我談下自己的幾點體會。其一,轉型升級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因為這是一個傳承和積累;或者說是一種以變求進的企業文化。精益求精也是一個不斷持續發展的過程;升級就是一個創新。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像產品、設備的升級等等,這是大家都愿意做的,但真正需要花氣力、大成本做的,是結構細膩、整體的思路,盈利模式、渠道以及技術,比如信息技術,電商營銷等等。軟性的比如,目前很多行業都設有一些體驗項目,例如賣家具的,賣裝修品的,都設置有體驗部,讓顧客實際體驗,這就是一個服務的創新。而作為行業的原材料提供者,我們實際要做并且一直在做的,就是希望做客戶的“閨蜜”:融入、交朋友、建立信任。在客戶需要,比如客戶在研發產品的時候,能夠想到我們,使我們能夠幫忙、陪著客戶一起往前走,這也是一種創新。由此也可以看出,創新無時無處不存在。
創新就是求變,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包括服務、產品、工藝、渠道、盈利模式等等,但真正要付出成本和氣力的,是軟實力、是觀念的變化。任何用錢可以買的到的,那叫更新,不叫創新。
其二,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要輸得起,經得住失敗。只要不死,就要堅持。因為失敗是轉型升級、是創新的要素,失敗是成功過程的中間站。我記得,在美國參加一個會議時,有一個管研發的老板,他說過一句話,“你要學會為最精彩的失敗開party”也就是說有些失敗比成功學到的東西更多,從失敗中學學到東西,是很有價值的。同時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去對待這些失敗,才能夠走向成功。要反向的推理,因為所有的創新、或者轉型升級是沒有定式、沒有公式的,這樣就要對其中的變量和風險做出科學的評估,把創新過程的風險和代價管控在一定范圍內,即使輸得起也要認真對待,不能說我的創新要冒著生命危險,那是賭博,不是創新,所以團隊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其三,創新不是一個人的個人行為,是一個團隊的,整個團隊要貫穿一種創新的理念和意識,同時要不懼怕失敗,一旦有了失敗就相互推脫,找理由推卸責任,這樣的企業和團隊就沒辦法創新。所以要把創新或轉型升級作為一個團隊的思想和理念,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部分。
對于創新,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不變也是一種創新。對此有人可能不太理解,我舉個例子說明。我公司生產的建筑模板貼面紙,是我們從國外引進到中國的,后來又出現了幾家,包括進口的、國內的,形成了五家高端產品。但在在三年之內,很多企業進入這個行業,前后出現了九十多家生產廠。國內人創新往往講求低成本,往里面添加尿素之類,成本確實降低很多,但是在質量、品質上會有損失。同時不講究資源利用,一次性板用完就扔。因為大部分國家工程都是國家企業,這里面有回扣,因此不希望有長的壽命,用一次扔了才好了,銷售越多,回扣越多。但是五家高端產品企業也有跟風的,學別人降低成本,結果那四家全倒了,兩家撤出,兩家倒閉,只剩太爾一家,經過兩年努力,我們又從虧損又轉向贏利。這是我秉承的一個原則:不做爛貨,做高端,不隨波逐流。不隨波逐流也是一種心態,都在變,我不變,也算標新立異,也是一種創新。這是我的一個觀點:只要認為是一個先進的價值觀,就來堅守它。
對于創新,也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是說所有的“新”都是創新,當初總公司要關掉這個廠,我堅持下來也不是瞎賭,一時的義氣,對變量可能的因素、帶來風險的可能性,就這個課題做了半個月的分析、調研,咨詢了許多人,這個“習題”我是親自做過的。由此我體會到,如果一個公司企業文化建立得好,那么它的創新將是一個漸變不斷發生的過程,持續改進的過程,發生突變和驚人的大跨越式的轉型升級,對于一個企業來講很難發生。同時創新也不是每天都發生,但是每天變一點,見到了就改一點,逐步地提升,只要有這個意識,長期堅持,那么會見到很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