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7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4年十五大行業首批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其中水泥行業以381家企業居首,造紙和鐵合金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對于列入名單中的企業生產線,工信部...
7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14年十五大行業首批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其中水泥行業以381家企業居首,造紙和鐵合金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對于列入名單中的企業生產線,工信部要求今年底前徹底拆除淘汰,且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 進入工信部“死亡名單”的十五大行業分別是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電石、電解鋁、銅(含再生銅)冶煉、鉛(含再生鉛)冶煉、水泥(熟料及磨機)、平板玻璃、造紙、制革、印染、化纖、鉛蓄電池(極板及組裝)。
各行業具體涉及企業數目分別為,煉鐵44家、煉鋼30家、焦炭44家、鐵合金164家、電石40家、電解鋁7家、銅(含再生銅)冶煉43家、鉛(含再生鉛)冶煉12家、水泥(熟料及磨機)381家、平板玻璃15家、造紙221家、制革27家、印染107家、化纖4家、鉛蓄電池(極板及組裝)39家。
據悉,國務院在2013年10月發布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在5年內解決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五大行業的嚴重產能過剩。不過,我國治理產能過剩已經超過十年,始終收效甚微。而此次工信部的重拳治理能不能達到效果,還有待觀察。
有意思的是,統計局近日公布數據表示,2014年6月,我國粗鋼日均產量達到230.97萬噸,較上月增長1.7%,創下歷史新高。今年1-6月份,累計粗鋼產量41191萬噸,同比增長3.0%。